? ? ?我們的小學課本上都有過這么一篇家喻戶曉的故事。李白和老奶奶和大鐵棒之間的勵志感人故事: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于成為文豪。好喜感的雞湯啊!當時老師在講課時循循善誘教導我們要堅持勤奮吧啦吧啦,同學們點頭若搗蒜的時候。我卻一直在想兩個問題:老奶奶為啥不拿著這根大鐵棒去集市上換繡花針呢,一根鐵棒能換的針估計有生之年也用不完了吧。第二件事是因為我奶奶當時眼神就不好使了,每次穿針的時候都要喚我過去幫她穿針,可唐朝的老奶奶眼神怎么就這么好使,磨成繡花針之后還能打針孔,萬一磨著磨著磨不見了咋辦?
? ? ? 有一句話風靡朋友圈:再牛逼的夢想,也抵不過傻逼似的堅持!可是,若是方向不對,再傻逼的堅持,最后也就是個傻逼而已!把魯智深的頭擒住死命的灌詩詞,最后要么他被逼成一個呆子,或者你被氣成一個瘋子。
? ?上學那會還有那么一副經典漫畫老用來寫作文。一個人扛著鐵鍬,地上都是他挖過的洞,其實有幾個洞底下不深處已然埋藏泉眼,但卻因為挖井人的不堅持而錯失。每次我寫這種文心里就很為這位挖井人叫屈,這明明就是概率問題啊,跟堅持不堅持又有什么關系呢?若一個洞注定挖不到,你挖到海枯石爛,挖到地球巖漿爆出也是挖不到啊。你多挖幾個洞萬一就有一個淺口的泉眼呢。寫文批判人家分明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勢利嘛,就算要批判也是批判人家沒有好好掌握地質學知識,亂挖一通活該沒水喝而已。
? ?諸如此類的文章從小的課本作業里還有很多,我每次看到就要在旁邊憤憤不平:這不對啊!憑什么啊?為什么啊?那如果最后……。《后會無期》里有一句:聽過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今天回過頭來想,我之所以今日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天天做夢的緣由估計就這在了。聽過了那么多道理,卻每每在那跟他較真死磕或者當做笑料一笑而過。
? ?道理還是要聽的,萬一有一天走到那個岔路上你們相遇了,它沒準變成你的信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