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事情起因:明天表彰會今天加班)又是兒子學吉他的日子,還是一樣的時間緊張,中午回到單位和同事說起了這事情,同事立馬說,她去幫我送兒子學習吉他,平時同事就特別喜歡祥宇,祥宇也和她熟悉,我就答應了。同事去我家接上兒子把兒子送到吉他學校,中午下班我就急匆匆的去接兒子,到學校的時候兒子已經下課10分鐘了,上車后,兒子說,媽媽,我知道你工作很忙,但是以后你能不能盡量準時點呢,你看小燕阿姨,就特別準時,說好10點在咱家樓下接我,結果9點58分,小燕阿姨就到了我們樓下了,也沒耽誤時間,可是你都讓我等了10分鐘了。于是,我不管什么原因,先和兒子道歉。兒子也痛快的原諒我了。說實話,因為這段時間的特殊情況,單獨和兒子溝通的時間都特別少了,所以我得充分利用這時間,于是我問兒子,“祥宇,今天早上小燕阿姨去接你送你,你有沒有謝謝她啊?”“沒有,因為時間太急了,就忘記了。”“兒子,咱是不是需要和小燕阿姨打電話謝謝人家?”“媽媽,我是想來著,可是,我覺得這只是口頭上的表示,但是我想用行動來表示。”我認為兒子可能是在推脫,不想打電話,所以找了這么個高大上的借口吧,但是我當時腦袋也短路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本來批評的話語硬是吞了回去。沉默了幾秒鐘,“媽媽,小燕阿姨結婚了嗎”?我特別納悶,兒子怎么突然轉移到這個話題上來了,可是還是立馬出口“沒有啊,怎么?”“媽媽,我想感謝小燕阿姨,可是我有沒有什么東西來感謝她,我想她結婚的時候給他主持婚禮,并且還可以彈奏一首吉他歌曲祝福她。”“為什么是這種方式,你怎么想的?”“兒子說,我要用我所學的知識和特長來回報小燕阿姨”。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小孩的思路已經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了,他們已經有了自己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了,所以我們要跟上孩子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