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遇到了廖一梅,婚禮的頭一天上午,我還在四腿朝天的躺在沙發上看她的書《悲觀主義的花朵》,婆婆開門進來,說了句 ‘你心真大啊’。
結婚是什么?相處了好幾年了,怎么連結婚的沖動都沒有了?女孩子結了婚到底是什么感覺?怎么平衡自己的喜歡和家人的不同意?到底要嫁給金錢還是愛情?他怎么還不求婚?到底是為了什么結婚?特別累......
這些都是長久以來在和朋友有一搭無一搭的對話中,他們提到的問題,或許連問題都不算,因為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期待答案了,轉過身,就去約會了,然而上一秒還你儂我儂,下一秒就想置TA于死地。
我想了很多次,要寫這樣的一篇文章,卻每次都無從下手。寫東西的人總是在自我批判和自我掩飾中惶惶不可終日。或許我不能提供很多‘正確’的答案,因為聽到我結婚的消息,朋友一致的反應都‘怎么可能、不可能啦’!
好吧,野百合也有春天~
Anyway, 今天你問我答,但我也只說我想說的人話,高尚的情操之類的請思想品德課的老師講吧。問題無順序,所以你可以直接跳讀到自己感興趣的點。
-1- ?
Marry whom
我們這輩子,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這是廖一梅在《柔軟》中的話,是我不能同意再多的葵花寶典了。
愛有千萬種,性也時常發生,可是兩個人之間的這種互相了解就不常見了。我猜廖一梅筆下的這份了解并不單指你知道我、我知道你,更多的是一種‘懂得’。 孩子與父母幾十年相處,未必相互懂得;打小一起長大一起玩兒的小伙伴,即便混成了老朋友,也未必相互懂得;當然了,很多婚姻前婚姻中的兩個人,就算有著愛,也不見得有多少懂得。
你懂的,其實你不懂,好嘛。
所以你能看到我的好相處,每次混跡朋友中間的或喜或怒,都是一副真性情,人又爽快,又會讀書又能小嘴巴巴的講幾句,雖然這都是真的我,但你不會見到人后的我性格乖張,對時間的極度控制,不隨和,冷漠.......(不想再講更多)而我把這些全部都給了我嫁的人,而他也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般,全部收下,也從未說道我這樣有什么不好,甚至有一次竟然還說我寫東西敲鍵盤的時候,渾身都在散發著光芒......可是你知道么,此時音響里的音樂都放著我的固定曲目,音量大小也是設置好的,而他也都OK.
說真的,比起有人喜歡我的好,我更希望TA能欣賞我的壞。所以,對我來說,要和誰結婚?一定是那個最懂我,參透并且享受我惡劣深處的意義的那個人。
乖寶寶去找乖寶寶,壞寶寶去找壞寶寶。我從不認為彼此遷就忍耐一頭熱的付出,努力適應你的節奏,自我犧牲,算什么愛情真諦。有些人跟一些人在一起就是天使,跟另一些人在一起就是惡魔,有時候也不是你不好,只是你愛錯了人。
-2- ?
家人不同意
通常說來,自由戀愛的雙方大多父母都會互相看不上眼。再渣的男在父母眼里都是寶,同樣,再一無是處的女兒在父母眼里也是無所不能。所以傳統的中國家庭就是只能關起門來自己說自己孩子的不是,但是真拿到外面,就會覺得自己家的是個寶,別人配不上。再者自己當寶養了多少年了,憑什么來個外人,憑什么嫁到別處。所以回到開頭,家人不大樂意那是人之常情,除非這門婚事是兩家父母張羅的。什么知根知底啊、老朋友了、也不排除政治經濟聯誼的可能,但是現在人口流動,孩子滿天飛,所以大抵成不了。
之后就是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家人不同意。學歷、家境、相貌、有無家庭病史、婚戀史、地域、工作、性格.......反正呢,要是不喜歡,臉上長個痣都是錯。
父母的意見不可以不聽取,因為人會被愛蒙蔽了雙眼。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判斷。但就這一點,也要了多數家庭的命。很多人這一生可能都從來沒有過判斷力。這里說的判斷力不是打聽誰工作好、家庭條件好的能力,而是對自己、對事情、對未來的判斷力。你對你自己,對另一半本身都沒有判斷的時候,還談什么你要結婚。不過對于從小聽家長話長大的人來說,讀大學,工作都聽了,估計這件事也得聽吧。
但是有些孬種讓人恨,自己不愛就是不愛,說什么父母不同意。所以當你聽到TA這么跟你說的時候,你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TA對你的愛不足夠深。
父母的意見聽聽就好。記住,跟你過生活的是你的另一半,不要和稀泥。能得到父母的祝福固然皆大歡喜,得不到的就花費十倍的力氣好好相愛,好好過,盡管證明給別人看沒什么大意義,但這種解氣的行為也會讓自己仰天大笑的吧,天下的父母看到孩子們幸福了,還會有什么話說么?所以重要的還是你自己的判斷,對你自己、對TA、對你們的未來。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成年人要有對自己行為/選擇負責的能力。父母在我小的時候會把事情盡量給我講清楚,然后是我自己做出選擇,之后就要對自己的選擇進行負責。所以那些在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結了婚,又離了婚的男男女女,千萬不要哭喪著臉回到父母家,或者后悔道當初聽父母的就好了。錯!持有這樣想法的人死一百次都不足惜,因為你錯就錯在自己沒有判斷力,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能力,而不是錯在聽沒聽父母的。這樣的人,就算這次聽了父母的,以后還是會出亂子的。
當然了,老娘要是遇見這樣的男人,弱弱的跟我說‘家里不同意’,估計我會甩一耳刮子就走,不會跟你浪費時間的。前二十年你干嘛了,沒長腦袋么。
-3- ? ?
我想結婚,TA還想等兩年
愛情的終點不是結婚,而是生活。所以什么時候結婚,要不要結婚,求那一張紙,這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是否真的相愛,彼此合得來。
我現在越來越多的能聽到男孩子在談‘安全感’這個詞,是啊,現在的女孩子都成妖了,反倒讓很多男孩子沒了安全感。然而,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結婚都不是能讓你有安全感的保障。所以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結婚、要急著扯證,當然也就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恐懼扯證、恐懼結婚。愛得夠不夠,深不深,是不是可有可無,都沒有必要騙對方,更不要自欺欺人。想明白就好。
不過你就是恨嫁族,TA就是放浪形骸不婚族,那還是遲早分手算了。三觀都不同的人,在一起談什么戀愛。
-4- ? ?
沒錢能結婚么 ——車、房、彩禮、票子
這是個殘酷的問題。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如今房子多大,車子有無,存款多少,都是基于張三李四王二麻家的情況,最差,女孩子家說了,不能低于平均數。Girls,你把自己當什么了?不硬氣。
其實這里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物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證明和保障。證明給別人看你嫁得好,你有本事,你可以伸出手指亮瞎別人的狗眼。Calm down吧,小姑娘,這沒什么。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前胸貼后背餓著自己,攢下的錢買的包也沒人家的好,開的車還沒人家一個轱轆貴,人家出手就是Dior, BV, 你能怎辦?然后你就越看你家那位越不爽,天天磨嘰,家庭危機四伏。
再說一萬遍,想要什么自己就去爭取,想買包就自己好好工作。拿著嫁人的招牌,企圖一勞永逸,你這就是長期賣淫,還沒有點兒專業精神。同樣,想嫁到什么高度,先把自己送到什么高度。我有個姐姐在澳洲,剛結了婚,男方家境好得隨便你想象,然而你只看到她嫁得好,你不知道她從高中一畢業就出去留學打工,一個人,異國他鄉,那段日子有多難過,我們都不知道,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她下了多大的賭注。現在婚后懷孕六個月,依舊挺著肚子去上班,也沒有婆婆媽媽的來照顧孕期。愛情里,有足夠的自尊自立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當初我結婚之前,有朋友問我,他沒車沒房你能嫁么?我心想,就算沒有,我嫁的男人將來也會有。因為我們真的有能力讓自己好好的活下來。
多說一嘴,別去BB什么官二代富二代,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是他們付出了你所想象不到的辛苦,二是他們也有你所想象不到的痛苦。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5- ? ?
關于你變了
大凡吵嘴離婚鬧別扭,其中總有一句就是你變了,你原來怎樣怎樣,現在怎樣怎樣。
別對愛情抱什么童話之想。很多女孩子都在抱怨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原來是公主,怎么結婚了就這樣了,全變了! 遇到心情好的時候,我會安慰安慰她說,生活嘛,都這樣,別難過。但大多時候,我會甩她一句 ‘哪樣了’!
愛情不是天天逛街電影下館子,是真實的生活,討生活誰都不容易。先不說什么哲學意義上的事物都是在變的,為什么TA就不能變。再說,TA變了,然后呢?
姑娘,其實你不是討厭他變了,你是討厭他現在怎么不像當初追你時那么起勁兒,那么體貼了。小伙子,你也一樣,你也覺得她怎么不像當初那么溫柔,楚楚動人了。是真變了,還是本質如此,這首先需要你用智慧來分辨。其次,變好了你就高興,變壞了你就發脾氣,衡量好壞的標準,你想過沒有,都是按照你的設置。聽你的,寵你的,能賺錢,就是好,好的變化就該鼓勵。那么我要說句不好聽的,你以為你是誰,憑什么TA要按你的想法來變。
感情的跌宕起伏,生活的苦苦樂樂,沒有誰可以始終如一,變沒有錯,也不能阻擋。或許能給我們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恰恰是一種‘變化’,你每日遇到的欣喜,新讀的書,新看的電影,新認識的人,分享給彼此,讓你們更有話說,而不是就那點陳芝麻爛谷子嚼來嚼去,然后有一天,一個人不嚼了,另一個人就開始凄凄哀的‘你變了’。
酷一些,溫情就那么多,別濫用。
Patti Smith 在Robert性取向變了之后都能應對自如,雖是分開了尋找各自的幸福,但也終其一生都是好朋友。而你的TA到底變了多少?
盡管去變吧,有本事你變成布拉德皮特!
本想一次寫完,但我廢話太多了,未完待續
Anyway, 都愿大家相親相愛,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