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兩天股市的集體飄紅,也得益于一直堅持對滬深300指數基金的定投,我手中的四個基金收益率全部站上了10個點,所以今天特意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定投”這件小事。
“投”
“定投”二字中的這個投字比較好理解,說白了就是投資,不論你是投資基金、投資股票、還是投資房地產,只是投資的形式不同但實質是不變的,都是投入一定的資本,以期獲得比投入要多的回報。
“定”
這個定字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定時、二是定量。打個比方,小明的習慣是在每周的周一花10元錢買彩票,這里的每周周一就是“定時”,10元錢就是“定量”。
當定投二字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又和分開來有一些區別,小明不可能每周的周一都去買一處房產,也不可能每一秒鐘都去在買彩票。這里我所說的定投,指的是對指數基金的定期投資。
根據前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出來基金定投,就是在特定的時間中往某個基金中投入一定的資金,通過邏輯分析可以看出這里面有三個變量:
1、特定的時間
2、選擇哪個基金
3、投入的金額
特定的時間和投入的金額,這兩點很好解決:
基金和股票的交易時間是固定的,即非節假日的周一至周五上午9:30到下午3:00,在這個時間段內都可以選擇基金的買賣,現在的基金購買軟件也都提供了,自動的定時買入操作,只需要進行一次設置就能夠實現定投。至于投入的金額,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現金流情況,實在是沒有什么定數。我的原則是,在不降低現有生活品質的情況下,節省每一分錢投入到理財中去。下面我來重點談一談如何選擇基金以及定投方式的好處。
在基金選擇方面,我的采取的是指數基金加股票型基金的組合。指數型基金受個人操作風格的影響較小,它跟蹤的是股票的指數,只要股市的相關指數上升,指數型基金就會賺錢。股票型基金就和炒股是一樣的了,需要看基金經理的本事了。在最近投入的四個基金中,有三個是指數型基金,另外一個是股票型基金,還保留了一個債券型基金作為資金池。在股票型基金,我的投資方式是擇機投入,說白了就是凈值下跌的時候買入,也就是俗稱的抄底;與之相對的,在指數型基金上我選擇的投資方式是“定投”,將手中的錢分成若干份,每天、每周或者每個月向選定的指數基金中投入一份,以達到均衡買入價格的目的。
這樣做有三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一、你永遠不會在股市的最高點站崗。
二、你會不知不覺的就存下了一筆錢。
三、只要股市的大環境在向好,那么每一筆投入都是賺錢的。即使是股市的走勢不好,只要戰線拉得夠長也會賺到錢。
大家可能會有這個疑問,股市的走勢不好,怎么還能賺到錢呢?下面我來舉個例子,用實際的數據來說明這其中的奧妙。
例如,我有100萬元,在2015年5月29日(近期的股市最高點:滬深300指數4840)的時候一次性投入某滬深300指數基金,那么到昨天2017年10月11日(滬深300指數3902),我的余額將會是80萬零6198元,虧損近20萬元。
如果采用每月1日進行基金定投的方式,那么,從2015年5月29日到2017年10月11日一共是29個月,定投金額100萬分成29期,每期的投入是34483元,那么這樣投入會虧損多少呢?
答案是:盈利14萬2417元(盈利率為14.24%)。這是純理論的計算,還不包括每次定投后的余額在29個月中一直存在的利息收益,而且這還是在滬深300指數大幅度下跌了938點的情況下進行的操作,如果按照現在的股市繼續上升趨勢,那么這個收益率還會繼續升高。
股市里面各個板塊在不斷的輪動,像海浪的起伏一樣沒有規律,但是洋流的方向是一定的,這是定投指數基金的邏輯基礎。我看好中國的經濟走勢,認為中國的經濟會繼續走在上升的道路上,短期的下行波動正是定投的好機會,這是定投指數基金的思想基礎。有了這兩個基礎的支撐,我不再害怕理財道路上面的荊棘,看準了方向,需要的不是猶豫,而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