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在:
憑什么你們可以成長,
而我就只能活成你們的回憶
文 | 夢惜仙
昨晚看到了才華有限青年的對電影《悟空傳》聲討(你怎么有臉叫《悟空傳》),忍不住要再次說說自己的看法。
▼
如果我是今何在,我一定會這么說:
憑什么你們可以成長,而我就只能活成你們的回憶?
是《悟空傳》讓你們中的大多數人認識了我,不可否認《悟空傳》是經典,是我的代表作。
可是代表作不能就這樣代表我的全部,《悟空傳》的經典對于我來說只是過去一個輝煌。
那只是那時的我,那只是那時的世界。
這么多年過去,你們不再是當年的你們,我也不是當年的我,我會有新的感悟,《悟空傳》也會有新的篇章。
我理解你們懷念當年的自己,一腔憋在心里的熱血,現在生活的憋屈,讓你們更加懷念。
你們懷念就懷念吧,那本《悟空傳》一直都在,即使我不在了,即使我不再是當年的我。
電影《悟空傳》是《悟空傳》新的故事,我寫得即使不是很滿意,但不能否認,這個新的故事確實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感悟,哪怕你們不喜歡。
電影與小說不一樣,文字與影響是不能等同的,最終呈現的效果也不是我一個人拿筆就能決定的,這是一個團隊的作品。
最終電影的呈現很好,我還算滿意,哪怕不是那你們想看到的《悟空傳》;你們想看的《悟空傳》一直在書架上頂天立地著,一直都沒有變。
不變的是經典,《悟空傳》的經典成就了我,也禁錮了我。
這一個榮譽像是悟空頭上的金箍,戴上之后開始了西游之路。
可再也不能夠大鬧天空,在以前不屑一顧的九九八十一難之前也變得脆弱了。
我也不再是一個人,我代表的是一個團隊。
這個團隊有人嘮叨,有人偷懶,有人打醬油,有人默默陪伴。
當我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不知道是誰便開始把緊箍咒念起,就像現在。
其實被《悟空傳》的經典禁錮的不只有我,你們也一樣,你們把躲避退縮當做不忘初心,你們只盯著我以前的成就,卻看不見我一直以來的拼搏。
可能是我做的不夠好,謝謝你們的恨鐵不成鋼,可我并不需要。
最后,我希望你們能好好理解,我放在預告片的三句話: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不要死,也不要孤獨地活。」
「負盡千重罪,煉就不死身。」
你真的讀懂《悟空傳》了么?可能我跟你們的理解不太一樣。
▼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讀者開始跟作者搶著作權,像是讀者比作者更懂作者要寫什么一樣。
文學的作品由不同的讀者來解讀會有不同的感悟,這跟個人的經歷有關。
可是讀者忘了,作者本身也是自己作品的讀者,也會有自己的理解,作者的理解并不一定會跟讀者一樣,也不用跟讀者你一樣。
也許會有讀者跳出來說,你不懂,是作者變了,變得勢利了;可笑,就像原作者在做自己文章的閱讀題,閱讀老師給了零分,作者能怎么樣,作者也很絕望啊。
對于文學作品的影視翻拍,從來都不會跟原著一樣,畢竟這是兩種不一樣的藝術形式。
有時候,并不是翻拍由多爛,只是情懷在作怪,不愿意接受新的形式,不愿意接受新的變化。
就拿電視劇《西游記》,這是西游影視作品的經典,很多人都以為這就是《西游記》原著的再現。可事實上并不是,最近剛剛看完一遍《西游記》原著,電視劇《西游記》只能說情節大致與原著相同,但是所展現的人物,所表達的精神,已經是風牛馬不相及。
最近幾年,小說翻拍成影視作品的很多,可是能得到觀眾與原著粉都認同的太少。原著越是深入人心,翻拍越是難以得到認同。
難道原作者不知道這些么?不排除他們為了錢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否認他們也想要突破自己禁錮的念頭,畢竟被自己的作品困住也不是什么好受的感覺。
在批評今何在圈錢拍爛片騙情懷之余,你們能不能放固有觀念、放下成見,認真看看電影《悟空傳》?也許會有新的收獲。
我現在期待的一部電影是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去年開拍,據說明年能上映,也不知道會有些什么新的故事。
▼
看完這篇文章,
對于翻拍與原著,
你有什么看法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