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要知道,孩子處于不知事的年紀,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話就是真理。
父母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過早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于謹慎、膽怯。
而且,這樣的改變,終身不可逆。此處敲黑板,重要的事情需要說三遍。。。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也說過:“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總是忽略了這點,Ta們肆無忌憚地對孩子打擊、嘲諷甚至謾罵。
卻不曾想,語言暴力雖然不攻身,但攻心,傷害指數還特別驚人。
根據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我們可以了解到: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同樣,世上并不缺少優秀的孩子,只是缺少一雙獨具慧眼的優秀父母。
愿你我共勉。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