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
剛進入職場的你,是不是總是小心翼翼?每天上班下班,總是一個人走。每天工作很小心,生怕做錯事。
剛進入職場的你,是不是總是怕跟同事搞不好關系?熱情的跟同事打招呼,卻發現他們不怎么理你。老板的要求很多,總是改不完。客戶很難纏,總是很難搞。
你以為幫同事拿快遞,訂盒飯,打掃衛生,就可以拉近點距離。直到有一天,你無意間聽到同事間的談話,有你的種種不好。你頓時明白,原來,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勞。
我們常說,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你笑著面對這一切,繼續開始你的工作。
接下來,事情如何發展?
按照正常的情況,故事發展的順序應該是,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再也不去想那些復雜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業務技能提升的很快,得到老板的贊賞,在公司里獲得一席之地,同事們對你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很好,是不是超級勵志?整個故事就像給你打了雞血一樣,給處在同樣處境的你,一絲光明。但是,很抱歉,我們今天不打雞血,我們主要來說說遇到這種事情,你該如何調整心理,正確對待。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是: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三種境界也反映出人生的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就是剛步入社會,步入職場的我們,看什么事情,都是新鮮的。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期待,認為事物都是美好的,別人怎么說,我們都認為要相信。這個階段的你,以為看到的事情就是事實。其實,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第二重境界,你自己在職場混了很長時間,有了一定的閱歷,有了一定的積累,在職場也有新人稱呼你為前輩。這個階段的你,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剛出茅廬的菜鳥。看待問題越來越復雜,受到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你迷茫過,彷徨過,掙扎過,抑郁過,恐慌過。很多人都在前進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有的人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死了,只是到了七八十歲才埋。就這樣碌碌無為的過一生,始終走不出困境。
第三重境界,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當你經歷過大起大落,經歷的事情越多,你看的就越來越淡,看事情就越來越清。有人說,只有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看待事情都有自己深刻的認識。一切都是安之若素,處之泰然。
我想,只有經過修煉的人,才能夠到達這里。達到這,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
在職場中,被人惡意中傷,熱臉貼冷屁股,很正常。很抱歉,請你收起你的玻璃心,沒有誰是容易的。職場不是社交平臺,職場不是教學課堂,職場更不是慈善機構,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扛。挺起你的胸膛,讓你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一切都需要自我修煉。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勇敢的走下去。
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唯有內心強大,才能在這個職場生存。愿有朝一日,身在職場的你,也能夠達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