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莎士比亞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么只剩下了我們自己?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壯踩上月球的腳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們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從公元前1776年的《漢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從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從獸欲,到物欲,從獸性、人性,到神性,我們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快樂嗎?我們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變成什么?? ? ? ——本書簡介
讀完這本書,我并沒有為我們人類發展到今天的霸主地位自豪和感動,相反對于人類的未來我感到深深地的擔憂,人類的數量越來越多,其它物種的種類和數量則是越來越少。人類發展的過程,就是一直給其它的物種制造著痛苦過程,而到如今人類雖然總是喊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卻又明目張膽的干著破壞環境的勾當,只要不直接威脅到人類自己,總是得不到人的重視,也容易被人原諒。人類現在享受著發展帶來的巨大的紅利,而是否過得比遠古人類過的更快樂一點?人類的發展是否僅僅為了種群數量的擴大,亦或是成為了少數的精英階層燃料。
從遠古的狩獵生活,到后來的農耕生活,再到工業生活,到現在智能科技生活。每一次生活方式的轉變,人類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每一次生活方式的改變,人是否變得了更快樂了一些。有沒有人想回到上一個層次的生活方式之中的人,而快樂又是什么?
如果快樂只是因為我們身體里面產生了一些激素,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那么好像人類的發展就真的不需要太照顧個人的感受呢,將來只需要給那些拼命工作的人,時不時的打一針感到快樂的激素就行了。現在的牛,豬,雞等家畜一出生就在飼養場里,從小被人類弄得母子分離,住在一間連轉身都做不到的格子里,為人類提供著牛奶,雞蛋,到最后長到一定時候被送去屠宰場,再一次為人類提供著牛肉,豬肉,雞肉。我想是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動物的感受的,雖然這些動物在種群的數量遠遠的勝過了其他動物的數量,但是這樣的演化的結果,是否讓這些動物感到自豪。而個人的感受真的不太重要,世界的發展是從不照顧個人感受的,我們從小學著要適應環境。就像以后出現了書中所說的那種永遠不死的智能人,他不死不滅,你就只有為他拼命的工作了,或許他比較會照顧個人的感受,會在你感到不開心的時候給你打一針使人快樂的藥。
在遠古的時候,你餓了,就去采集一些漿果,狩獵一些其它的動物。你渴了,就去飲那山澗的清泉。雖然這漿果并不一定好找,這山澗的泉水也不一定好尋,狩獵的時候甚至會遇到一些飛禽走獸的威脅,但是到了農耕社會人類是否就過得好了一點么,你需要土地播種,挑水澆灌,驅趕飛鳥,甚至你還得祈禱上天,在干旱的時候下點雨,在陰雨連綿的時候出出太陽。最后你疲乏的坐在田邊看著自己辛勤勞作,精心呵護的稻穗黃燦燦是否感到開心呢?而我們現在浪費的食物都夠使人類吃很長的時間。而我們的現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以前不可同日而日的。但是你過的輕松么?你過的快樂么?
將來什么都可以靠人來設計,人也是有可能無限的生存下去,當一切的生命也可以從人的手中產生制造出來。人也能通過智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快樂便能快樂,要痛苦便能痛苦,最后都活成了神,無情無欲。在我看來,未來如果真的成了這個樣子,如果讓我思考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我想還是毀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