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葉飄萍
寫于2021年1月29日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大寒前幾天,冬雪落滿山海,大地銀裝素裹,一片北國風光。雪后初晴,藍天白云冬日暖陽,沖淡了疫情帶來的陰霾。年關將近,年味漸濃,兩年了,疫情還在反反復復,回家的路困難重重,闔家團圓再次成了美好的祝愿。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尤其是獨自在外打拼的人,回家過年是一年來的期盼,努力工作,努力掙錢,就是為了和家人一起好好過個年。留守在家的父母、妻兒老小也更是盼望親人回家團聚。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甚至于摩托車、自行車也可以成為某些人的交通工具。據說每年春運期間有幾億人流動,遠方的家一直是游子心中的執念。
出外好多年,家的概念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模糊,那個稱之為家的地方,有故鄉也有新地,有婆家、娘家,也有自己的家。好多年都很少有一家人在一起過年的時候,小時候盼著過年,長大了害怕過年。一到過年的時候就莫名的煩躁不安,就好像最近這段時間,以前過年的種種情景不停地在腦海里浮現。
過年無非是團圓,然后一起吃美食。美食是節日的標配,為了感謝一年來辛苦的自己,做頓大餐犒勞一下。先出門去采購,物資很豐富,要啥有啥,物價當然也不便宜。好在豐儉由人,買啥不買啥,可選擇的余地很大。不像小時候,要啥沒啥,雖然物價很低,但也買不到,豬肉、雞蛋等都是緊缺商品,按人供應。一家人的肉票湊起來,也就是割上二斤肉,最好肥一點,煉完油的焦黃酥脆的油渣,配上兩個大白蘿卜,包頓餃子,年三十吃一頓,初一吃一頓,就算過了年。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很佩服祖母那個年代的主婦,用有限的錢和很少的物,安排一家老小的生活。從臘月開始,做全家人的新棉鞋,每晚都就著灰暗的油燈,拿錐子鉆個眼,把粗粗的大針穿過去,再拿小鉗子拽著針出來,帶著麻線呲啦呲啦,一針一線,密密麻麻的幾百針,才能納好一個鞋底,還有滾邊,做幫,上鞋底等許多工序,才能完成。很慶幸當時我們家人丁不旺,奶奶只需給爺爺、她、我三個人做鞋。
前一段在小紅書上看到做鞋的視頻,看到納鞋底全是機器,幾分鐘就出一雙鞋,把手工勞動大大簡化,真是贊嘆不已。可惜祖母那一代,沒有享受到機器帶來的方便,白白辛苦了一輩子。
洗衣機也沒有,每年冬天拆洗被褥也是個大工程,粗布里子和花被面分開洗,摁在大鐵盆里,抓起一塊泛黃的粗布里子,在放了堿面的水里抖抖,在搓板上吭吭哧哧地使勁搓幾下,推過去,再抓過一把,就這樣,一點點地洗完一遍,再拿清水投個三、四遍。冰冷刺骨的水,凍得和胡蘿卜似的手指頭,再找個幫手,拽住另一頭,兩個人分別朝不同方向使勁地擰,擰干水分,抖起來,晾到繩子上,不一會就凍得梆梆硬。晚上再拿回家,放到爐子邊上烤干。第二天趁著好天,在院里鋪個草席,一針一線地縫被子。
那時還小,這些活都幫不上什么忙,只有蒸饅頭時,燒個火,揉幾下饅頭。一般蒸饅頭都是在臘月二十六或二十七,有時幾家鄰居一起做。比起做鞋和拆洗被褥,蒸饅頭相對沒那么辛苦,卻有許多樂趣。拿梳子壓個花邊,拿剪刀左邊剪一下,右邊剪一下,再拿兩個筷子夾一下,笨笨拙拙的一朵花,一個小兔子就成了,蒸出來白白胖胖的,好看也好吃。那年頭,副食不足,只好主食湊。
等到年三十,奶奶把一切都安排妥當,爸爸也帶著他們一家四口回來了,最多住個三兩天,就回去上班了。經常不在一起,和他們很生疏,但我知道爺爺奶奶還是盼著他們回來的,畢竟一年也只有這一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自網絡
結婚后,每年過年都是在婆婆家過,三個小家合在一起,最多時是八個人,祖孫三代,男女均衡。婆婆當家操持一切,過年的事也不需我們妯娌操心。只管把單位發的帶魚、燒肉、丸子、醬肉等拿回家,那些年,單位都想的很周到,每年過年都發好多東西,吃也吃不完。
相對于祖母那代人,婆母這代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減少,做飯有煤氣爐,洗涮有洗衣機,娛樂有電視機。看著春晚,吃著餃子,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大年。
百菜不如白菜,諸肉不如豬肉。北方人過年,豬肉白菜餃子是主打。調餡是當家主婦的事,咸淡全看當家的口味。公婆的口味偏淡,餃子的鮮味出不來。由于我做飯沒有家傳,全是自學成才,搟皮搟不圓,包出的餃子也不好看。先生倒是得了家傳,搟出的餃子皮中間厚兩邊薄,圓圓的。妯娌也是有家傳,包出的餃子和元寶似的。一家人分工合作,一會兩大蓋簾的餃子就整整齊齊地排好,等著下鍋。
包餃子提供了一個全家齊上陣的合作活動,有時兒子和侄女也參與進來,學搟皮和包,雖然包的很丑,但只要肯學,假以時日,定會包出好看又好吃的餃子。
廚房是家里最溫暖的地方。昏黃的燈光,跳動的爐火,爆香的調料,溫熱的碗盤,“嗞啦”一聲蔬菜下鍋的聲音,奏起一支序曲,迎接風雪夜歸人。尤其是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聊著,熱熱鬧鬧過大年,有熱氣,有人氣,更有人間煙火氣,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一晃屬虎的侄女也將迎來她的第三個本命年,她的第二個本命年,全家人就沒有在一起過,那時還能湊齊一家八口。如今即使都能回去,也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公公離開我們也有7年了,團圓成了可望不可即的事。
生活都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 是走遍千山萬水后,回眸一笑的灑脫。酸甜苦辣,盡是生活,新年,可以不見,但都要更好,愿新的一年一切安好。冬日暖陽,好運常在,人間煙火,與你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