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旅行到了蘇州,落宿一家叫做“烏托邦”的青年旅舍。地點距離蘇州旅游圣地平江路僅有100米。
老板是個干凈清爽的小伙子,說起話來溫和可拘。我向他詢問周邊的好吃的好玩的,他不厭其煩的給我一一介紹。得知我要在蘇州駐留三天,他甚至給我規劃了每一天的旅行路線。甚是感動。可當我問及周邊的房價水平,只見他狡黠一笑:呵,不要談房子。
02
后來就去了上海,三五同學為我接風。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間,話題不自覺的就談到了房子。
聽說上海現在出臺了“史上最嚴限購令”,要連續繳納五年社保,且已婚,才能在上海買房。
一位已經買房的同學D十分慶幸自己的明智。他三年前在松江買了一套90平的房子,當時花了200多萬。現在價格已經飆升到400多萬。工作三年掙的錢跟飆升的房價相比,那就是個屁,九牛一毛都不算。他說,有時候真想把房子賣了回老家發展。
另一位沒買房的師妹H就高興不起來了。她來上海晚了一年,正好趕上“最嚴限購令”,沒有達到“連續繳納五年社保”的要求。她家境也算殷實,父母早就已經為她準備好了首付款。可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房價飆升,無能為力。這種感覺就像,眼睜睜的看著父母的錢袋子被房價劃開了一道口子,錢嘩嘩往外流,卻毫無辦法,賊血腥。再這樣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她怎么都高興不起來。
03
是的,這個世界正在懲罰沒有房子的人。
就算是在連云港這樣的四線城市,房價都飚到一萬五六了。要知道,四年前只有六七千的水平。真是駭人聽聞。作為一個在那里駐留過四年的人,真后悔四年前沒有在那買套房啊。要不然我現在的創業啟動資金,都不用愁了。
04
旅行這一路,我都是住的青年旅舍。感覺做一家青旅老板,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于是我走訪了青島中山路上一家想要轉讓的國際青年旅舍。
旅社老板還算實在,跟我吐露了實情。她說每年毛利潤在30萬出頭。但是房租就要24.5萬。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都是在給房東打工。這錢就是到自己賬戶上轉一下,然后就直奔房東賬戶而去了。
是的,這年頭有啥都不如有房子。
想想房東的生活是多么愜意吧。每天躺在家里睡大覺,就有每年24.5萬的收益到賬。而且房租還是逐年上漲的。呵呵。
05
最近妹妹在一門心思考公務員,我嘲笑她胸無大志。名牌大學畢業就甘愿蝸居到一個小城做個公務員。一輩子乏善可陳。她反駁我說,她也有夢想。而她的夢想就是,要買一堆房子,天天躺在家里收房租。
……
我說,我有個同事實現了你的夢想啊。他是個拆二代。老家房子拆遷,政府分了他家七八套房子。他說若是哪天工作干夠了,就辭職回家收房租去。或者自己開個旅社,賺到的錢都是純利潤。
她感嘆自己沒有生對地方,想重新投胎再來一次。一定要投身到大城市的有房人家。
06
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你家境貧寒,父母沒有能力為你出首付款,你只能拼命努力的工作。
公司里你總是第一個到最后一個走。周末主動加班加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能力與日俱增,工資業績平步青云。老板賞識你,給你升職加薪。可是到頭來,你發現你掙的那點錢,在彪悍的房價面前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你還是買不起房。
這時候你看到你身邊的富二代、拆二代同事,正在每天悠哉悠哉享受著“慢生活”。你覺得你被命運捉弄了。你甚至開始懷疑努力的意義。你覺得不公平。你不服氣。
你說好,大不了老子不買房。
你發現一旦沒了買房的念頭,你竟然可以過得如此滋潤。你感嘆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啊。
可是你依然單身,父母不斷給你施加壓力。你要找對象結婚。沒房子的你,發現相親時連談判的砝碼都沒有。
好,你運氣好。找了一個不問你要房的對象,或者找了一個和你一樣“不以買房為人生目標”的對象,你倆志同道合、臭氣相投。
可是過了幾年,你們有了娃。寶寶一天一天長大,總有一天他要上學。在我大天朝,沒房就沒戶口,沒戶口就沒學上。你倆覺得自己怎么苦都行,就是不能苦了孩子,更不能讓孩子沒學上。于是痛定思痛,你倆決定買房。可是這時候你發現,時間過了四五年。你更買不起了。
在現實面前,你又一次妥協。你說好,大不了老子不結婚,不生娃。的確,現在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了。一個人當然是最自由、最灑脫的了。但是,你確定會是你嗎?你確定能頂得住父母長輩的壓力、和社會輿論的指責嗎?你沒那么確定,你覺得還是要趁早認清現實,乖乖買房子。大城市買不起,就先在小城市買。總之只要有了房,心里就踏實了。你說別跟老子談夢想,夢想在房子面前屁都不是。
老子的夢想,就是買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