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一首閨怨詩啊。有數字,還比較朗朗上口,重復兩次記下來了。用昨天上課的方法,代入到這位女子身上,想象自己就是她——“我”與所愛的人告別之后,他去了很遠的地方,并沒有告訴“我”他去做什么,只說要出門三四月就回來,誰知過了五六年漸漸杳無音信了。“我”隨意彈著七弦琴,心思并不在其上,寫了一首八行詩又不知道傳去哪,拿出九連環玩,解不開索性直接折斷,來到十里長亭看向遠方想象他所在的地方。百念想,千系念,總也沒有君的消息,萬般無奈只能怨恨他的無情,想訴說心中的愁苦,萬言千語又說不清,只好百無聊賴靠在依欄上打發這一天時間。
? ?應該是古時候的女子,依靠落后的通訊工具與自己的愛人聯絡,對方聯絡減少,她也不能出門尋找,只能靠思念打發時間……
? 經過啟發,還有個記憶方法就是把詞中的數字當做序號記憶,一對應離別,二對應兩地,三四對應月,五六對應年,七對應琴,八對應詩,九對應九連環,十對應亭子和看,百對應想,千對應念,萬對應無奈和怨。反過來萬對應語,千對應言,百對應無聊,十對應依欄。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