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的雅拉河發源于維多利亞洲中部偏東的雅拉山,沿著美麗寧靜的雅拉谷向西流。每條河流都是文明的發源地,在史前的時候雅拉河已經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聚居地。1835年,墨爾本在雅拉河下流的平原建城,漂亮的城市逐漸成型,雅拉河畔成了步行徑、自行車徑、公園、展館、美食、美景的集散地。我第一次在雅拉河畔燒烤,就是跟美仙和美慶姐妹倆一起去的。那是十月里的一天,正值墨爾本的初春,新葉已經讓禿了一冬的樹冠又茂密起來,一向濕潤的冬天讓雅拉河畔的草地比盛夏的時候更綠。我們坐在河邊曬著太陽,計劃著一趟開心的自駕游。
這一年的圣誕節,美仙和美慶的簽證到期,將要離開澳洲回韓國了。所以,我們相約到澳洲大陸下方的一個巨型心形島來一個告別之旅。塔斯馬尼亞就是那個心形島,在上面,我度過了來來澳洲以來最美好的時光,雖然那時我已被智齒折磨了好幾個月,疼痛的回憶幾乎完全被這次旅行的快樂所掩蓋。快樂不僅僅來自于美景,旅行不僅僅在于去哪里,和誰一起共享旅行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通常是,與同伴間的點滴互動點燃了之后數年數十年的每個美好回憶的瞬間,而美景,卻常常只能靠翻閱照片來重新獲取了。
美仙美慶由此至終的澄澈,時刻感動著我,離別的時候,少不了落淚。分別之后,我們偶爾郵件聯系,姐妹倆還從韓國寄了一個親手制作的首飾展示盒給我。當時自己怎么就沒有把她們韓國的地址好好保留呢?但我哪曾想得到,有一天,我會像丟錢包一樣把她們給丟了。我一直是用hotmail的郵箱與她們聯系,但是后來用另外一個賬號比較頻繁,這個賬號因為閑置太久,被注銷了,她們的地址沒了,我把她們給丟了。鬼使神差地,我在離澳之前,把和姐妹倆在塔島七里灘上撿到的貝殼全扔了,現在每次看到美麗的風景,每次來到海灘,我都會想起她們,我對自己說,只要我能再次見到那么大的貝殼,我就會與她們重逢。
現在,我和美仙美慶的連結就只剩下兩個首飾盒和一把鉗子,不知在遠方的她們是如何想念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