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華晨宇通過微博公布2019演唱會定檔信息:“號外:華晨宇2019火星演唱會,時間:11月2日,地點:深圳寶安體育中心體育場,重點:體育場?四面臺!(從你進場那一刻,帶你離開地球到火星!)”火星人們千呼萬喚的2019火星演唱會終于官宣了,而且重點是——體育場 四面臺!
本次演唱會采用“四面臺”的獨特形式,可以讓觀眾360度無死角體驗到這場視聽盛宴,而華晨宇也正式成為內地首位在體育場開啟“四面臺”的歌手。
體育場四面臺相較于傳統的三面臺或小場館四面臺演唱大有不同,對歌手以及整個團隊的要求非常高,以致目前仍未有內地歌手召開體育場四面臺的演唱會。
四面臺是伴隨著舞臺燈光技術的發展,舞臺制作水平的提高,而產生的一種360度面向觀眾的舞臺。亞洲四面臺演唱風格源自香港,來自紅砌體育館的場地、當地人的習慣。
“四面臺”沒有靠背的大屏幕,舞臺燈光懸空采購落,控制團隊遠離舞臺,只留下歌手、樂隊、伴舞觀眾環繞而坐,圍于四周,像歐洲古代觀看斗獸表演,歌手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也會映入觀眾的眼簾,對歌手及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演難度:四面臺〉三面臺
四面臺舞臺較低,可拉近觀眾視覺距離。一般而言,四面臺舞臺機關較少,藝人表演是全場焦點,更需要流暢的演唱和展示。有豐富演唱會制作經驗的張惠妹經紀人陳鎮川說:“現在演唱會常過度依賴LED,而四面臺不能用影片,歌手必須真正自己表演。”
觀眾人數:四面臺〉三面臺
例如蔡依林2013年臺北小巨蛋,為了增加座位,改為四面臺演出,三面臺的1萬人能擴大到1.5萬人;今年,華晨宇深圳寶安演唱會四面臺大概可容納4萬人左右。
從2013年快男冠軍進入大眾視野至今,短短六年的時間,花花迅速成長為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音樂受到行業內外的一致好評,演唱會號召力也是日益增強。
14年,出道不滿一年萬人場連開第一人。
15年,內地萬人場三連開第一人。
16年,內地萬人場四面臺第一人。
17年,內地萬人場四面臺連開第一人。
18年,鳥巢演唱會內地連開第一人,出道最快登上鳥巢開個人演唱會的歌手,鳥巢開個人演唱會最年輕的歌手。
19年,即將是內地體育場四面臺第一人。
據統計,2018年華晨宇火星演唱會總計動員22萬人在線搶票,首場門票1分56秒售罄,加場門票2分58秒售罄,售罄速度創多個平臺記錄,該演唱會也被2018騰訊白皮書“現場演唱會熱度”評選為第一名。
對于出道僅僅六年的華晨宇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無疑是對其極大的肯定,而這離不開華晨宇多年的努力與付出。但他不會告訴大眾,我今天又學了什么,又去了哪里,而是會直接將他的成果展示出來,讓大家清楚的看到,我又學會了一種東西,我又成長了。
真正努力的人都是很低調的。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比別人努力得早一些。
這是華晨宇13快男5進3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評委陶晶瑩對華晨宇和歐豪做出過這樣的點評,陶晶瑩說:華晨宇是天才,歐豪是地才,地才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追趕天才的腳步。站在pk席、滿臉是淚的華晨宇回了一句話:“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比別人努力得早一些。”
但沒有人知道,能夠坦然的站在13快男冠軍的領獎臺上的他,其實已經學習音樂很多年了,對他而言,音樂和小時候的語文數學一樣,從小接觸,淵源甚深。
他和養成系歌手不一樣,他出現時實力已經很強,只是努力的過程沒有被看到,所以看客們默認沒有,“天才”兩個字就那么輕易的抹殺了他所有的努力。
完全不顧他上中學時就開始玩樂隊,自己作曲寫歌的事實;不管他背歌詞背到凌晨、通宵的練歌研究編曲、生著病發著高燒還要一遍一遍的練習和彩排;不知道他為了一首歌的改編,把自己關在房里幾天幾夜不睡。
片面的認定總是很輕易,而全貌怎樣好像他們也并不在乎。曾經看到過一句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華晨宇的確有天賦,但他更努力,機會來臨時,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世上沒有不努力的天才,他低調,不代表他沒有。
在《聲入人心》尚雯婕導師的采訪剪輯中,她談到華晨宇、迪瑪希、蔡徐坤三個人時,曾說過一句話:“真正有才華的人,不但會才華比別人高一等,而且還會比別人更努力,這個是我在所有這些年輕人身上看到的共性”。我想,確實是這樣。
華晨宇出道六年,也從未停止學習。
《唱游天下》中有一期是大家一起去伯克利學習,花花在綜藝里面雖然話不多,但他卻是后期唯一一個真的去學校進修的人。
2017年初,在忙碌的工作行程中華晨宇硬是空出了半年時間前往美國進修。雖然去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覺得夠了,回國后便有了大受好評的改編版《天堂》和《阿里山的姑娘》。
在《歌手》上,當花花演唱完《孩子》這首歌時,著名音樂總監山河老師說:“快樂男聲的時候,我幫華晨宇改編《假行僧》,也是用這種聲音,他當時達不到,但五年時間不見,他的進步非常大。”
他總是默默地做一些事,不宣揚,投入而又專注,這就是他的態度。
《天籟之戰》中他強調不喜歡選手上來直接講自己的態度,而是支持他們用歌曲表達態度。當下選秀似乎更多的成了“賣慘”比賽,感情牌總是比實力更容易打動人心。但這不是一個歌者該有的做法,簡單干脆,作品才是硬道理。
華晨宇的態度都在他的歌里。
《孩子》這首歌仿佛描繪了一個懵懵懂懂剛入世的孩子,孤獨迷茫,而后堅定堅定前行,孤獨無畏。為了契合這首歌,更好的塑造這首歌,被稱為“吃貨”的花花,整整兩天沒有吃飯只喝水,為的是讓嗓子保持干凈透亮。
這就是花花,對于音樂他是當做一生的事業去做的,但他很少去說自己歌里的故事,而是讓大家腦海里有自己的畫面,他總是默默的,不想通過音樂以外的東西來影響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霍尊曾評價華晨宇說:“你就算不了解他,不認識他,但是你能通過他的音樂,你聽他唱,看他在舞臺上的表現,你就能看出他對音樂的態度是可見一斑。真的,我看過很多愛音樂的,包括我自己做音樂的、對自己音樂的編排,但是已經到如此喪心病狂的地步,我幾乎沒有看到過!所以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包括每一個人、做音樂的人學習的,那就是:對自己的音樂細節已經要求的非常到位,你從他的音樂你就可以聽出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這份態度、這份對舞臺的饑渴感,在舞臺上的掌控欲,真的是,別說是90后,我覺得目前范圍、整個樂壇都很少,這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文學大家余秋雨也曾在和黃執中的交談中說道:“華晨宇他挖掘自己生命的內在節奏,而且挖掘的非常昂揚,非常多變,而且自己全部進入到一個創作狀態,這是相當好的歌唱演員。這一點讓老一代的歌唱演員都感到有一點汗顏了,從某種意義上宏觀來看,更應該成為老師的應該是華晨宇這樣的人,應該是他這樣的,倒過來的,更好的歌唱演員應該是他。”
這份投入和專注是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學習的,或許我們中的很多人,在回首往事時,更多的是遺憾和后悔不曾這么投入和專注過。
在音樂里他是孤島,也是世界。
在這一個人長大的世界里,他卻形成了多年優良教育下都難以形成的價值觀和判斷。以前激勵自己的一句話是,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花花就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但不同的是他的努力是由內而外,與他自己合為一體的。
向內拼命地扎根,不為外人道,向外肆意地綻放,窮其所有的專注,才有了如今的花花。
11月2日,深圳,我們去看你用五年為我們打造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