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出險者
車輛在一年內多次出現事故,多次理賠,保費肯定上漲。重慶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人稱,有可能當年出險2次的車輛,次年保費上浮25%;當年出險3次的車輛,次年保費上浮50%;當年出險4次的車輛,次年保費上浮75%;當年出險5次的車輛,次年保費翻倍。當然,當年沒出險的保費會下浮。
▽
二、交通違法者
以前撞紅燈、壓紅線等交通違章行為,會被扣分罰款,但保險公司不會干預。
? 以后再出現這種情況,保險公司也要跟你計較了,下一年交車險時會增加保費。
▽
三、零整比高的車
以前零整比系數只是汽車修理的專有名詞,以后車主會高度關注這個詞了。因為零整比高的車,要繳納更多保費。
所謂的零整比,就是汽車所有零配件的價格與整車價之比。保險公司瞄上這塊的原因,是有些豪華低配車,其零部件可能很貴,繳納的保費卻與同價格的普通車一樣,保險公司自然虧了。比如寶馬零正比可能高達1200%多,就是說,其所有零部件的價格可以購買12輛寶馬。
? 車主以后買車得注意了,零整比高的車要考慮多交保費的成本。以一輛20萬的寶馬一系和一輛20萬的一汽大眾邁騰為例,保費基本是一致的。但寶馬維修費顯然更高。因此保費也會更高。
▽
四、信用不良的車主
個人信用對車險費率也有很大影響。在美國信用不良的人比信用好的車險費率高出30-40%。有的保險公司干脆拒絕給信用不良的車主服務。
? 國內以后的車險保費也會漸漸考慮這個因素。
▽
五、行車里程數高者
投保人每天或者每年的行駛里程長短也是保險公司在計算保費時的一個參考指標,里程越長,保費越高。國外的一種PAYD車險就是將保險費與車輛的使用量掛鉤,行駛里程越大,保險費就越高,形成一種減少機動車使用量的財務激勵。
? 在以前經常開車的人跟普通私家車主相比,行駛里程要高很多,但交的保費差不多。后者補貼了前者。以后出租車司機等就要多交保費了。當然,這種創新車險產品對計量行車里程數的技術要求較高,保險公司想推出這種產品,先得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才行。
▽
六、未婚比已婚多交保費
婚姻狀況也成為調整保費的參考因素之一。
? 已婚的會被認為相對謹慎,風險較小;已婚有子女的責任心更強,會比已婚沒有子女的保費低些。
▽
七、被認為不安全的車型保費高
以后選車不能只看品牌,還得看費率表。
產險人士透露,車險費率改革方案運用了全國車險行業多年來的理賠數據,每一個車型都會有一個費率表,也就是說,同一個品牌的車輛,不同車型的保險費率會不同。以前賠付率較高的車型,市民在新車投保,或者在續保時,車險費率可能會比出險率低的車型高。
▽
八、有不安全駕駛習慣者
有過酒駕等記錄者,保費無疑將大幅提高。
溫馨提示:惠車險是專注于車險行業的自媒體平臺,提供行業資訊、理賠服務、投保指南、險種搭配、價格對比、購買優惠、車務代辦的全面服務。
微信搜索“惠車險”或“huiche360”并關注,獲得更多有用的車險行業資訊和理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