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

麻將這個國粹,對于我來說,真是個說不明白的物什,好惡感都有。

小時候,聽老人說的打竹牌(有的叫骨牌),其實就是在玩用竹子(或者是木塊)制作的麻將牌。但就是沒有見過竹牌是什么樣子,又是咋樣的玩法,于是我便對竹牌充滿了好奇感和想認識的欲望,同時也猜測似乎大人們玩的東西應該是最有樂趣的。這就是我對麻將的最初認識。

見到麻將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剛剛改革開放,麻將也快速地由竹牌過渡到了塑料質地的。看著別人玩耍,稀里嘩啦地撥拉聲響,那是悅耳的,自己也想去試試,可知道了那是賭博,便感覺到要遠離些好,于是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來。看到聽到麻將引起許多危害的事,便對麻將有了厭惡的感覺,何況那時自己還是學生。

工作后,尤其是遠在他鄉之時,面對周末空曠的校園,自己常常走出校門,在山村鎮店的街道上游走,偶爾與無聊中看看別人在打麻將,以打發時日。看的時間長了,就開始琢磨其中的奧秘,越琢磨,越上癮,慢慢就知道游戲規則。在禁止賭博的校園內,唯有我能招呼幾位老師公開在玩麻將,因為我組織的只是娛樂,是樂趣。后來的工作變化了,麻將成了生活中的消遣品,但是偶爾的參與,以消耗過多的精力,并增加了人際關系,感覺到這還是一項有益的活動。

由于受家境的限制和對孩子的教育的需要,現實生活也逼得自己不能沉溺于麻將之中,于是我便慢慢地放棄了。這一放棄就是快十年的時間,期間,偶爾也有朋友相約,但都是以身體不容許久坐而婉言謝絕。打麻將的活動,自然就不再是我所考慮的范疇,也不再會走進我的生活中。

不曾想到的是,礙于各方面的思考,硬是將我再次推到了麻將桌前。于是乎,在電動麻將桌的搓牌、起牌、搖骰子,抓牌后,生疏很久的技法又開始恢復了。幾圈子牌打下來,朋友在聊天中熱絡了,自在了,這時我才體會到這是人際關系的需要。

麻將這個國粹,可怡情、可友誼、亦可禍害,是需要度的把握。這是本文的初衷。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于草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