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把說話練好,是最劃算的事。一路走來,敗在了不會說話上好多次,這本書每次重溫都有不一樣的體會。“我為什么說出這句話?我為什么會用這個態度說話?”時刻牢記這兩個問題,說話出錯率會少得多。蔡康永說他的說話之道是“透過說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現在,我覺得我的說話之道應該是:善于聆聽,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事情。說出來的話就代表著我們的品味,弄懂說話之道,比懂得說話之術更為重要。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沒有用任何快速閱讀的方法,而是一字一句慢慢看下來,因為我覺得書中講的對我都太有用了,每一個點都需要用心消化。
關注什么就會來什么。自從參加了閱讀挑戰賽,不自覺的就會去學習與閱讀有關的知識。下面是我在一節關于討論閱讀方法的微課上學到的三欄筆記法,試著用它做的讀書筆記。
題外話:這本書我之前應該也有看過兩次,可是這次的體會感是大大不同的。有一個最有趣的點:書看著看著覺得很奇怪,疑惑出版商怎么可能犯一個這么大的錯誤,書中的漫畫配圖與文章內容嚴重不符,難道是為了娛樂目的,加入漫畫用來調節看書節奏?后來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弄錯順序了,不是文?圖的順序,而是圖?文,圖是后一章內容的解釋說明。自己真是太搞笑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