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雁塔屹立于古都西安的大慈恩寺內,當年,玄奘從天竺國回到長安,為保存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主持修建了這座佛塔,并居住于此講經,此處成為中國大乘佛教的圣地。
大雁塔
?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石,共二石,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磚龕之中。上碑即為《雁塔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記述了唐三藏到印度取經的緣由、經過以及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稱頌。
? 圣教序中講:佛教在西土產生并興起,流傳到大唐漢地就像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玄奘法師作為佛門的領袖人物,他的神情、性格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即使是松林間的輕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也不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聚精會神地修煉自己。
? 有時我們經歷人生的迷茫和困惑,想要去寺廟里走一走,聽一聽鐘鼓聲,聞一聞檀香,叩拜佛祖說說話。有信仰是件幸福的事,信仰幫我們守住心靈的寧靜,幫我們明白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幫我們以一顆善良感恩的心面對塵世的硝煙滾滾。
? 最近在臨習《雁塔圣教序》,我邊寫變想,在當年沒有火車、飛機等便利的交通工具時,玄奘法師是用怎樣的精神力量,抵御天氣的炎熱和寒冷,忍耐饑餓和不適,背上竹筐,穿上草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印度去。我仿佛望見千年前的寺廟正殿里,一眾僧人在進行法事,正臺前的玄奘法師正襟危坐,像在黑暗中的明燈一般指引眾人前行。在一遍遍的誦經聲中,看淡生活的苦難,把生命的一切當做上天所賦予的珍貴禮物,從心底綻放出平和的笑容,靈魂得到凈化和滿足。
? 我離這個狀態還很遠很遠,生命的修煉之路還很長很長。
臨習《雁塔圣教序》
臨習《雁塔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