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孤獨就是一個去吃自助餐,中途取餐回來發(fā)現餐具已被服務員默默收走。其實,我想說,一個人吃自助餐,最孤獨的不是餐具被服務員收走,而是整個吃飯的過程。身邊千軍萬馬奔騰,我自巍然不動,仿佛世界只有一個我。那才是最孤獨的時刻。
孤獨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當孔乙己說出:你可知茴字有幾種寫法的時候,也許那是他最孤獨的時候。當小王子說:星星發(fā)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的時候,也許那是他最孤獨的時候。當李尋歡一個人默默倚窗數梅花的時候,也許那是他最孤獨的時候。
這些人都是書中的人物,書中的人物總是孤獨的。而他們的孤獨,多半又是作者自己的孤獨。孤獨是屬于個人的,每個人的孤獨都不一樣。孤獨又是屬于大眾的,世上每個人都可能孤獨。
被人遺忘是一種孤獨。當你過生日的時候,除了銀行給你發(fā)信息祝你生日快樂之外,再無人知曉今天是你的生日,也沒人給你打電話祝福,更沒有人親自來安慰。當你鎖了門下了樓,卻發(fā)現無處可去。當你想聯系朋友,卻發(fā)現無人可聊。這些時候,你發(fā)現世界已將你遺忘。被世人遺忘,是一種可悲的孤獨。
被人忽視是一種孤獨。當大家都在歡聲笑語時,你出現說一句你們都在聊什么,而大家異口同聲說沒什么的時候。當大家歡快聚餐ktv,你一個人默默坐在角落玩手機的時候。當一連數日不出現在上班或上學的地方,而大家都沒有問起你的時候。這些時候,你發(fā)現你已被世界忽視。被世界忽視,是一種可憐的孤獨。
當一個人要想努力融入一個新的圈子的時候,只要別人稍微對你好,你就恨不得對他掏心挖肺。你以為你是坦率誠實,其實你只是孤獨,需要認同而已。
當然,在這個互聯網徹底改變交友方式,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時代,還有一種人,把孤獨當做一種生活態(tài)度,不是落魄,不是寂寞,而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在他們的眼中,孤獨是一種修行,只是為了走更遠的路。當知道不能遇事求人的時候,內心的力量就會變得無比強大。
蔣勛在《孤獨六講》理寫過:那匹走向曠野的孤獨的狼,就是人類最后的高貴品質,那種不被環(huán)保、不被豢養(yǎng)、不被馴服的孤獨──狼馴服了就是狗,都變成狗以后,只有寵物,自我的征服性和自我的挑戰(zhàn)性不存在生命里面。
而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也說過: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并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盡管身體相互依傍卻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我欣賞這種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