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半月前買了一本《東京一年》,嬌艷的紅色十分顯眼,百無聊懶之間便拿起來翻閱了一下,其中記事雖小但不瑣碎,用著日記形式,卻也藏著作者心中的一些念頭。
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也巧,《東京一年》一書是自2015.12.16星期三開始記事,恰逢今天也是周三。昨天看到一句話:行動,反應,再行動。放在這里再合適不過了。
不似蔣方舟一般,有著非凡的經歷,自小寫作,年少成才。我小時候頑童一個,不思進取,所以這《杭城半生》也只能記錄些瑣碎的事情,興許以后經歷多了,能有些不一樣的東西。
晨陽初起,手中的鋼筆也剛放下不久,轉眼間練字也有兩個月了,每每想到這個事情,內心中便不斷感慨。看書,寫文章,練字,這些一年前想都不會想的習慣,竟然就這樣被我養成了習慣。
自從放下了游戲,感覺生活確實充實了不少。雖然偶爾還是會打開電腦敲打兩下,但心境不一樣了,看待游戲的心情自然也不一樣了。現在的狀態,有了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讓心情舒適了太多。
不知怎么,總感覺今年杭州的梅雨季節來的晚了一些,雖然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錯覺。
窗外的雨不大不小,打散了沉悶的天氣,帶來了一絲清涼的氣息,也算給淋雨的行人一些補償,畢竟可以不用大汗淋漓的趕路了。
披上雨披,游蕩在清晨之中,一邊小心馬路上的“地雷”,一邊盯著來來往往飛快的汽車。杭州的雨天,往往不會被天上灑下的水淋濕,反而會被地上的積水擾壞了心情。汽車們都匆匆忙忙,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輪子被路上的水坑顛著,無數的水滴重回天空的懷抱,化作雨中雨。
紅綠燈口,志愿大叔們可不受雨天的影響,依舊堅守在崗位上。但是雨天的行人們由于受到了雨披的庇護,把面貌藏進五顏六色的帽子里,無人識得,反而有些肆無忌憚了。志愿大叔也只能盡力而為,努力的化解雨天帶來的小心思。
慢悠悠的行在路上,下雨天我一般出門比較早,便是為了享受這雨中慢生活。現在的杭州不比當初,油門已經踩了太久,稍一疏忽,就容易被落在后面,也只能趁著這雨天,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時候,才能再次回味一下曾經的滋味。
拍拍身上的雨水,打開電腦,新的一天將要結束了,要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