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對于《廊橋遺夢》,我是拒絕的,涉及“婚外情”這樣的敏感詞,我深怕看完后要徹夜探討家庭倫理問題,但我又拒絕不了它的誘惑。是的,誘惑。
弗朗西斯卡和丈夫理查德以及兩個孩子常年居住在荒僻的鄉(xiāng)下,在她的形容里,這里的鄰里友善,但生活一成不變。突然有一天,這種不斷重復(fù)的生活里出現(xiàn)了一個變數(shù),羅伯特。他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他見多識廣,他風趣幽默。弗朗西斯卡渴望自由渴望共鳴甚至渴望愛情已經(jīng)很久了,所以她怎么能夠拒絕他,他贊揚她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我能想象的出這樣一個中年農(nóng)婦,待在屋子里,不停地做家務(wù),每日的,每日的。丈夫不希望她出去工作,而她滿以為從意大利巴利到依阿華會有的新生活的樂趣也漸漸消磨在單調(diào)的婚姻時光中。而羅伯特的到來仿佛帶來了另一個世界,她一直所渴望的能被認知肯定贊美,充滿刺激浪漫樂趣的世界,所以她被他吸引,為他著迷。而羅伯特也不僅僅是一個花花公子,四處留情的男人,他在弗朗西斯卡慌張不定的時候告訴她“我們沒有做錯什么事,這些都可以對孩子說”,他擔心弗朗西斯卡會受到流言所擾而勸她不要赴約,他給了弗朗西斯卡一個雨中的告別。沒有什么比一個男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懷你,愛戀你,更讓人動情的了。
這個故事的美好之處就在于它有一個悲劇式的結(jié)局,弗朗西斯卡選擇回歸家庭,而羅伯特按約定不再打擾他,在理查德過世后,弗朗西斯卡也沒能聯(lián)系上羅伯特,直到羅伯特的律師帶來了他的遺物,使這段感情徹底的升華。弗朗西斯卡愛的是“羅伯特”嗎?在那四天里,來的如果不是羅伯特,而是維克多,或者是約翰,弗朗西斯卡或許都會愛上他,她期待此刻已經(jīng)很久了,只要不是理查德,是誰都好,帶來點不一樣的吧,不那么瑣碎,不那么平凡。至死的念念不忘,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不可彌補的遺憾,如果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私奔成功,那么多年以后,她和他不會相約將骨灰撒入麥迪遜橋畔。他們的愛意會毀在無盡的爭吵之中,落入另一種“柴米油鹽”的怪圈,畢竟在那四天里,他們已經(jīng)存在觀念上的不合了。
所幸她沒有和他走,所以他們的“愛情”得以在精神世界永存,遺憾的成了最好的。舊夢很美,縈繞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