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表姐發來微信和我說:“很慶幸以前在藥店呆了兩年,學到不少知識,所以一直懂得愛護自己。”懂得愛護自己,我喃喃道,平日里常常掛在嘴邊的要愛護自己,同時經常提醒別人要愛護自己,可是自己真的做到了嗎?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真正做到熱愛生活,才有真正愛護自己的動力,愛護自己需要自己的身體與思維協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另外需要行有規律的自我管理,還要避免隨心所欲的任意妄為。
愛護自己,健康生活,真的不是嘴巴說說而已,它需要切實落到實際上。
一、從飲食習慣做起
首先要膳食均衡:中國營養學會提出過一個就關于中國居民膳食的八條要求,這八條要求就是:第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第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第三每天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第四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第五食量要與我們體力活動的水平要平衡,保持適宜的體重;第六要吃得要清淡、少鹽;第七如果要飲酒,一定要限量;第八要注意食物的清潔,不要吃那些變質的食物。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這應該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了。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細節。
1、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水能清洗腸胃。2、每天養成喝水的習慣,每天至少也有一升以上。3、避免暴飲暴食,晚上九點之后也最好不要進食。4、多吃些纖維食物5、吃方便面的時候,先用溫水來洗凈方便面,攪拌后倒掉有蠟涂層的水,重復后在用另一壺水煮面,因為方便面有一層蠟涂層,大量積累在體內會致癌。6、空腹的時候最好不要吃的九類水果:香蕉,桔子,黑棗,甘蔗,鮮荔枝,菠蘿,山楂,西紅柿,柿子。7、邊走邊吃對腸胃健康不利。8、各種零食如雪餅、餅干、巧克力等當早餐不健康。9、飯后不能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會抑制胃液喝腸液的分泌,不利于某些蛋白質的消化,導致消化不良。
我們說“物無美惡、過者為災”,醫學健康中最重要的概念——平衡,對于我們做任何的健康的行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同樣飲食也是如此。
二、從作息開始
中醫上有“天人相應”的說法,中醫強調的整體性,不僅是人體自身的整體,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黃帝內經》首先提出“天人相應”的思想,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與自然是有機的整體,人類依賴自然界的天之氣、地之物才能生存,同時人類也受著天地間陰陽消長、四時更迭規律的支配。
《黃帝內經》提出“起居有常”的養生原則。午時(11:00~13:00)陽氣達到盛滿,一陰始生,子時(23:00-1:00)陰氣達到盛滿,一陽始生,是陰陽相互轉換交替的時刻,此時人體應靜臥少動,以幫助陰陽的相互轉化,這就是古人強調“子午覺”的原因。
可是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學習工作壓力大、夜生活豐富,導致作息紊亂的人群比例越來越高,通宵熬夜、加班工作、夜夜笙歌等不良生活方式正在隱晦地蠶食著人們的健康。中醫“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應首先從細微之處入手,從小處著眼,保證規律的作息是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三、從心態開始
心情不好不管身體方面還是交際方面都會有極大的影響,我們常說控制情緒,控制脾氣,一個人常常會心情不好,那么我一般建議是去看下中醫,畢竟是物質決定一切的,如果身體沒有什么大礙,那么情緒來了,還是好調節的,關于保持好心情的方法,我推薦以下幾種:
1、轉移情緒 如果你碰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或在家中與親屬發生爭吵,不妨暫時離開一下現場,換個環境,或者同別人去侃大山,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娛樂娛樂。這個方法可以原來的不良情緒沖淡以至趕走,而重新恢復心情的平靜和穩定。這也是我常用的方法。
2、憧憬未來 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除此之外,還可以向親人傾訴,學會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傾訴給他們,也常會使心境立即由陰轉晴。
3、拓寬興趣 興趣是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據說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所以可以適當培養看書、寫字、創作、繪畫、彈琴、舞劍、養鳥、釣魚、種花等等。多花一些時間在興趣上,心情不好的時間就少了。
4、寬以待人 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之間,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不應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拳腳相加,傷了和氣。
5、鍛煉身體 要有鍛煉身體的習慣,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四、從養生開始
養生之道1:用茶水煮米飯不僅可讓米飯色,香,味懼佳,還可去膩,潔口,化食。常吃茶水米飯,可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養生之道2:把啤酒和茶水放冰箱冰鎮,飲用時兌在一起,是消暑解渴的最好飲品;將煮好的黑咖啡加糖,摻進啤酒,具有開胃功效。
養生之道3:適量吃紅辣椒有好處,紅辣椒含豐富維C,鐵,鈣等,可預防風寒感冒;紅辣椒的辛辣刺激感,還可減輕頭痛癥狀,調整血脂。
養生之道4:喝茶喝水有講究:多喝涼白開,健康自然來。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空腹飲了茶,疾病身上爬。
養生之道5:飯后吃水果易肥胖,成人最好飯前吃水果(柿子等除外),兒童和脾胃虛寒體質的婦女不宜飯前吃水果,可在兩頓飯間吃.
養生之道6:長壽十字法:一貫知足;二目遠眺;三餐有節;四季不懶;五谷皆食;六欲不張;七分忍讓;八方交往;酒薄煙戒;十分坦蕩.
養生之道7:旅途口渴勿一次猛喝!應分多次飲用,且每次飲用量要少,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以利于人體吸收。
養生之道8:玉米堪稱最好主食!玉米中纖維素含量是大米十倍,可防治便秘-腸炎等,其次多吃玉米還可預防白內障,抵抗癌癥。
養生十則: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能吃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知足之人心常樂,能忍氣者身自安.
五、從關心內心開始
要學會偶爾傾聽內心的想法,給內心許下的承諾,無論如何也要兌現,不要因為各種借口而推卸,不斷食言的最后,是耗損精力與體力。我們身體和靈魂都應該一直在路上,只有見過更廣闊的世界后,才不會計較眼前的的雞毛蒜事,內心足夠豐盈之后,生活才更好的如期而至。
那么,你的生活健康了嗎?足夠愛護自己嗎?
我是一名安靜的混跡于醫學江湖的文女子,謝謝你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