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來自知乎高贊回答:為什么存在一些那么在乎幾塊錢的人?
文中列舉了許多因為深陷貧窮所以幾塊錢都非常重要的人和事,看得心里發酸。
雖說我小時候也曾因為沒有錢而撿別人吃過的甘蔗渣來嚼,但我至少還能吃飽飯,那只是飯后的一點甜點。
在那些被生活壓得彎下腰的人們看來,幾塊錢也是希望。
記得有次,有個瘦骨嶙峋的老奶奶來看病,她穿的衣服很舊,但很干凈整潔。她那雙手就像枯萎的老樹般,沒有一絲的肌肉,手背青筋突出,指甲剪得很短,指腹是厚厚的繭。
她說,她腰痛,痛得受不了啦,每天晚上都痛得睡不著覺,一把脈是肝腎兩虛,氣血也虛得不得了。
開藥的時候就在叮囑,要開便宜點的藥,拿回家自己煮那種,不要農本方或顆粒,因為那些藥比較貴。
老師給開了七付藥,她站在門口盯著藥單看了好久。
老師問怎么了?
她說,以前也來抓藥吃,吃了之后效果都很好。
過了良久,她又說:“醫生,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我的錢不夠,能不能開少一點。”
老師說那開三付吧。
我拿回藥方準備改,她連忙伸手阻止。
“兩付吧,兩付就行了。”我回頭看著她。
她那像菊花一樣的臉上帶著羞愧的歉意。
中藥并不算貴,一付藥也就十幾塊錢,能減輕她的痛苦,可即使這樣,她也寧愿忍著痛,一夜夜的睡不著覺,也不愿意來看病,到最后實在忍不住才來拿點藥。
她的錢,要留著給孫子讀書用。
有次,有個中年人來看病。
他說,他以為自己差點就活不過來了。
他說因為早上含了速效救心丸,所以苔有點黃,在家的時候是全白的,胸痛得無法呼吸,整個臉全白了,差點倒地不起。
老師問作息時間。
他說三點起床。
我們都很驚訝,他看了看我們,才開始說。
他是菜販,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到菜市場收菜,然后轉售給其他賣菜的攤位。如果下雨,沒法撐傘,即使有雨衣也常常會淋濕,然后一直穿著濕衣服撐到賣完菜回家。
老師問,能不能換個別的工作做?
他揺揺頭。
他不抽煙偶爾喝兩口幾塊錢一斤的白酒,因為喝酒能去乏。
春夏秋冬都堅持三點起床收菜賣菜,寒氣在體內積得越來越多,又因為過度的勞累,他患上了心臟類疾病。
明知繼續堅持從事這個行業,他的身體會越來越差,可是他仍不愿放棄,因為50多歲的他,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容不得他休息。
老師給開了藥,七付藥也就一百多塊錢。
我記得,他眉頭緊鎖。
或許這一百多塊錢是他從凌晨三點一直忙活到太陽高照才賺來的。
七天后,他來復診。
癥狀已經消退很多,舌象也開始變好。
他這次又拿了七付藥,但之后直到我跟診結束,沒曾見他到來。
像他這樣的人,都是能撐著就撐著,直到頂不住了才會到醫院看醫生。
希望他能恢復健康。
以前,我謹記早睡早起,總認為那些日夜顛倒的人自己放棄工健康,當他們咨詢我的時候,我第一句會問作息時間如何。
如果是三班倒的人我都說我沒辦法幫你。
到后來,我看到老師為一個又一個日夜顛倒的人開藥,卻很少教他們要作息規律。
我問為什么。
老師說,作為一個成年人,大多數人都清楚地知道作息規律才會健康,但他們依舊選擇日夜顛倒的工作,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工作的權利。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而不是一聽到他們的作息顛倒就不醫治。能幫一點是一點。
其實生活中,沒有誰愿意吃苦,每個人都想享受,這是人的天性。壓制自己的天性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明知傷害身體卻要做的事,不過是因為他們在為自己愛的人打拼出一片晴天罷了。
我們要做的是:去感恩,去理解,去承擔。
我們不僅要仰望天空,更要學會正視塵埃,他們不一定需要我們的施舍,但卻很希望我們能尊重他們。
可以沒有錢,卻不能沒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