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甚其獨也!---《大學》
就是我們所說的保持內心的真誠的人,是不要欺騙自己,就像厭惡腐臭的氣味又像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謹慎自律,不敢有絲毫的放縱和懈怠,即使是在獨自居處時。
這里我主要講的誠是要保持內心的真誠品德,做人做事都是發自自己內心的,心和行動要一致,不能自欺,也不是要做給別人看,自己的行為想法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即使是獨自做事,別人不知道的時候,亦要謹慎自律。
反映到我們投資理財中,誠,要對自己的理念與行為謹慎一致,到符合自己”心“的時候采取相應行動,知行合一,不能亂了方寸隨意聽信他人,不能找無原的理由自欺,不能憑感覺和運氣,否則就違背了內心,甚至成了賭徒。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大學》
就是說修行自身要端正他的內心,因為心里又憤懣不平的時就不能客觀公正的對待人和事;心里感到恐懼不安時就不能夠正直的判斷是非;心情處在興趣得到滿足的快樂中時就不能夠辨明忠奸;心里有所憂慮,就不能夠正確做出決斷。
這里主要講的是心里的不正常情感變化,會嚴重影響人的判斷與行為,內心沒法端正,那么你的行為自然就是走偏的。我們可以想想自己在情緒激動變化的時候,是不是跟上面所講的一樣,是在誤導你做出相應的錯誤行為。古人對人的內心情緒研究是很到位的,我記得有一本書叫做情緒的主人,在工作生活中,會產生各種各樣不好的情緒,也許你會選擇讓時間去沖散,但是可能并不能如愿反而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時間爆發,要學會去控制它。
所以古人所講,修身先修心,學會了解控制自己的內心,心定的身行。反映到投資理財中,良好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巴菲特有句老話,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說的就是”正心“。投資是反人性的,又是順規律的,端正的內心和正確的理念才是根本。
如果你自己的行為經常被情緒的支配,那么是該端正自己內心了,這是需要我們長期的自我砥礪,謹慎自律的過程,堅持堅持堅持!
誠意正心,保持自己內心的真誠,端正自己的內心,知行合一,內心的強大才是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