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國最早的第一部史書是《左傳》。按照年份順序記錄歷史事件:《燭之武退秦師》,《秦晉殽之戰》等就是。其中一篇《曹劌論戰》比較出名, 曾列入中學課本。此文僅二百余字, 記述了春秋時代齊魯一場戰事:? ? ? 約公元前684年(即齊桓公二年), 齊國發兵攻打魯國, 當時的形勢顯示齊強魯弱,兵臨城下猶如烏云壓境, 魯國朝野倉惶應戰。唯有勇士曹劌(讀貴字)淡定指揮:先讓敵人"一鼓作氣, 再而衰, 衰而竭"。然后組織反攻, 擊敗敵軍。取得以小勝大, 以弱勝強的戰例。有人問其原因?? 他說:"夫戰, 勇氣也!"勇氣即士氣,士氣即人和。? ? 歷史暗示著戰爭勝利的規律:"人的因素第一。"? 回顧八年抗戰, 即可證明。日寇狂言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結果呢? 他們自己承認:"這是一個不可以征服的民族。"如果不是國共內斗而消耗國力, 日本早就死于人民戰爭的海洋里。另外, 美朝戰場和美越戰場,也是最有力的傍證。飛機大炮嚚張一時, 到底亦要人去決戰。 看現代, 小小的恐怖組織之野火,尚且難予撲滅, 一切想象皆天真,該當面對現實。? ? ? 若然中美俄等大國開戰,必將成了世界末日。估算現代化戰爭, 導彈過后,依然靠軍隊打掃戰場和占領土地。 戰爭如棋局局新,任何人都估不準誰勝誰負,因為它含有太多未知因素,所以成熟人士常言"和為貴"。俗語"兩虎相斗, 一死一傷." 又云: 殺人一萬, 自損八千。"? ? ? 《左傳》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相傳他是春秋晚期魯國的史官, 據有關資料記載,《國語》一書也是左丘明撰寫的。他在雙目失明后, 發憤完成此書。以國家類別而寫的史書。如果屬實, 則《國語》是我國第二部史書。? ? ? 《國語》中有許多優秀的文章, 例如《王孫圉論楚寶》就是。這篇記述楚晉外交事件, 楚國外交官員王孫圉出使晉國時, 遇到晉方的挑釁,? 趙簡子手拿著身上的佩玉問:"楚地有無如此寶物? "? 王孫圉沉著反擊道:"楚寶是賢能人才, 非金銀珠寶,貴國把賞玩之物當國寶,未免太膚淺了吧!" 一段辭令駁得趙簡子無地自容,自討沒趣。? ? ? 正象今朝新成語《有錢無腦》,解釋是財大氣粗, 目中無人,講話做事不過腦, 結果自取其辱,身敗名裂,令天下人笑。古今都有很多相似之東西那!? ? ? 歷史塵封了許多珍寶,挖掘出來放于今時, 依舊具有實用價值。 要想強國? 參考《勾踐滅吳》吧!? 越王與其臣民全國上下一心, 臥薪嘗膽,發憤圖強, 終于復興越國, 滅吳雪恥。《邵公諫彌謗》也算好文:說西周厲王殘暴,打壓言論自由, 拒絕勸諫,終被國民放逐荒地。? ? ? 歷史是最好的經驗, 因為對錯與功過有了答案結果。史實鐵證如山, 毋容置疑, 不必爭議。熟讀參考,令人眼睛雪亮,心有明鏡照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