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蕩》之四

3老部蕩之四一一一鐵血丹心衛家國


鵲橋仙

嶺南春色,他鄉晚照,此恨綿綿如縷。夢回故園淚沾襟,酒醒后,難調心曲。

諸侯魚躍,列寇環顧,萬里江山受辱。可嘆烽火滿神州,手中劍,殺狼屠虎。

日軍的滔天罪行,造成了無數慘案,也讓老百姓明白了,落后就要受辱,軟弱就會被欺。鄉親們自發送孩子參軍,大好男兒,理應保家衛國。

可敬的父老鄉親,就我們那一個村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中,送出的軍人就達100多人,其中團級干部3人,至1949年到現在退役軍人還有28人。

我的父親徐上安是1955年參軍的軍人,三叔徐上義是1960年參軍的軍人,叔祖徐海庭與二伯父徐上吉被抓了壯丁,叔祖逃回來種地,二伯父有的說戰死沙場,有的說逃到了臺灣,離開后就再沒有了聯系。

兒時從老家到紅旗的路上,常見到路邊土墻房子門眉上掛有“光榮軍屬”“光榮烈屬”的牌匾,隨著時光的流逝,那些土墻屋與牌匾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

但英雄不能被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也沒有忘記那些英雄。我咨詢過村長王云南,他一口氣說出了王子英,王岳江,王大六,王小六,王幫凱等十來位烈士的名字。還有徐姓,張姓,楊姓,李姓的革命先烈,這數字大得驚人。

是他們用青春與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盛世;是他們用信仰與生命,照耀著后世的欣欣繁榮。

石首歷來是革命老區,是英雄之鄉。我們耳熟能詳的有我市軍官最高級別的劉老劉精松上將。

開國將軍就有9位,他們是:

王尚榮中將(1915一一2000)

成鈞中將(1911一一1988)

頓星云中將(1912一一1985)

傅傳作少將(1914一一1982)

廖述云少將(1915一一1994)

周長庚少將(1911一一1970)

夏耀堂少將(1908一一1972)

胥治中少將(1917——1994)

周九銀少將(1908一一1979)

這些開國將軍,歷史已給他們定位,他們,是我們石首人民的驕傲。

還有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他們在幾大戰爭中英勇戰斗,默默逝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還沒收集到我們村那些烈士的詳細史料,有待以后我去老家采訪取證。在此講兩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建國初期,老部蕩之南3公里,有村名多子橋,村里有一徐姓旺族,徐老爺子家財頗豐,為人謙和,請有多位長工,聯合村有一李姓少年也在幫他做工,少年英俊勤快,被徐家小姐看中,但老爺子嫌其門戶不配,未允。

徐家小姐知書達理,女紅皆能,貌美賢淑,幼時即裹腳。癡情剛烈的小姐非要嫁給家里的李姓長工,離開富貴的家族,與李姓少年私奔,就定居在老部蕩邊,他們開荒造田,育了5子2女,5個兒子為:李龍超,李龍錦,李金龍,李銀龍,李龍強。兒子們成家立業,開枝散葉,孫輩已有數十人。

徐家小姐名叫徐有音,出生于1911年,從一名嬌生慣養的嬌小姐,變成一個相夫教子、紡紗織布的農家婦人,因是小腳,除了不能下水田干農活,其它的事情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活到90高壽離開,她用樸素的一生,見證了愛情的忠貞與堅守。

李家少年叫李茂清,終其一生,對夫人禮敬有加,從未點過一根指頭,用終身的赤誠來守候著夫人的柔情。

李家五子忠厚善良,侍母至孝,60多歲了,老母親一聲怒喝,他們還像個孩子似的言聽計從。家族團結,在我們那一方傳為美談。

徐有音老人會熬姜糖,用黃糖或是黑糖加水用文火熬成糊狀,加點生姜沫與干桔皮調勻,然后拉成條狀,切成一小顆一小顆的姜糖,兒時的我們沒少吃她老人家做的那種美味。

難怪有人說,真正的幸福是:有人與你共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徐家小姐有兄長名徐上校,是國軍的一個軍官,解放后被捕,收押在茅草街鄉監獄。(生平與軍功暫不可考,這里只述說故事)

老部蕩的北邊,也有一徐姓旺族,有革命軍官名徐徳貴,新中國成立后,任首任復陵鄉鄉長,掌管一鄉之大權。(注,《石首縣志》記載,茅草街鄉1949年為復陵鄉,1952改為新陵鄉)

徐徳貴與徐上校自幼相識,長大后各奔前線殺日寇,只是后來國共矛盾,徐上校被捕后,可能要實行槍決。

徐徳貴那個糾結啊,發小反目,兄弟鬩墻,只是各為其主,干革命本身并沒有錯,這下要槍斃兄弟,怎么又下得了手呢?這讓他寢食難安。

在要處決徐上校的前一天晚上,徐徳貴收到叔父徐仲愛的一張紙條,紙條上用楷書工整寫了8個字“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徐徳貴見到紙條后,沉思良久,他做了一個捅破天的大事,私下放走了徐上校,并贈送戰馬讓其逃跑,兄弟二人揮淚而別。

徐徳貴犯了嚴重的錯誤,放走了階級敵人,這下自己也性命難保。幸有貴人搭救,有上述的一位高級將軍討保,處罰為:摘掉烏紗,判刑三年。

徐上校星夜逃跑,徐徳貴連樁獲罪,在此,對此事不作評論,有請諸君見仁見智了。

徐徳貴出獄后,回家種地,就在老部蕩邊的二隊落戶,作個田家翁而無悔,也算是積了陰徳,生育7子,為徐云樹,徐本耀,徐男強,徐文強,徐本仁,徐云和,徐云新,子孫多有出息。

那位給徐徳貴遞紙條的先生何許人也?

老先生名徐仲愛,書香傳家,考取了清末秀才,以教書為生,熟讀經史子集,知曉禮儀文章,在當地頗有威望。

徐仲愛老先生才華滿腹,卻無子嗣,立云斌兄的父親徐敬堂為子,徐云斌在我們村做了20多年的村干部,現已退休。

徐仲愛老先生在家中排第二,上有兄長徐伯愛,下有三弟徐季愛。

徐季愛老先生人稱季愛三嗲,力大能挑300斤,憑雙手勤扒苦做,創造了一些家業,家境還算殷實,但絕不是為富不仁的那種地主富農,常接濟鄉鄰,和睦鄉里。

季愛三嗲與夫人生育了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

徐季愛老先生有獨子名徐上毅,為中國遠征軍的軍官,曾遠赴緬甸抗日救國,頗得國軍高層賞識,后來隨蔣逃居臺灣,終生未回到大陸,客死他鄉,含恨九泉。

徐上毅從軍時在家已婚,娶妻田氏,育有一子名云椿。云椿娶妻周氏,終身未育,立侄子徐大紅為繼子。

改革開放后,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局勢明顯好轉, 從臺灣回來省親的軍人,說徐上毅在臺灣是一個很高級別的將軍,并未屠殺過共軍,后來病逝于臺島,據說還捎回了徐上毅的多封書信。

那時我還年幼,臺灣省親團回來,我們小孩子跑去看熱鬧,見到田伯母一家人悲天喊地地慟哭,現在思及,應是臺灣回來的老鄉帶回徐上毅的遺物。

睹物思人,青年一別,竟成永決,半個世紀的思念,被一道海峽阻隔。那橫刀立馬的英姿,那率軍殺日寇的壯舉,在老部蕩上空回旋……

還有一個傳說,是徐上毅將軍殺得日軍膽寒,被鬼子密探獲之家鄉,帶隊來老部蕩屠村挖墳,以解心頭之恨。

據說,日軍掃蕩村子時,鄉親們奮勇反擊,打死了三個鬼子,才引來鬼子的瘋狂報復。

無? 題

午后酒酣,小樓獨倚微寐間,有悶雷響處,驚起上層樓。極目關沙,芳草盡,春落霞掩涌,思緒悠悠,沉吟不知時光逝。又是黃昏時分,聽倦鳥歸巢,感塵世碌碌。那堪,山前幾縷游魂,幽風撲面,惹下離愁又斷,竟無語凝噎。心飛萬里,立盡斜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836評論 6 54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75評論 3 42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904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33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6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3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40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1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8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3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2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6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56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48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60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80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引子 公元1771年臘月初一。 京城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慶氣氛中。 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一老一少兩個人,...
    沙漠里的海綿閱讀 14,292評論 3 11
  • 昔日柔情似猶在 往事隨風已成空 默默無語獨徘徊 心兒此刻原是痛 2016.12.17
    緣渡閱讀 117評論 0 1
  • 今天因使用手機時間很有限,在電腦打印完成作業,立即拍照上傳。
    1803閱讀 128評論 2 0
  • 我喜歡寫作,原因是什么呢? 寫作是我從小的喜愛。 這源于剛上小學三年時我寫下的第一篇作文。那天晚上,我拿著從來也沒...
    哈佛媽媽親子園閱讀 468評論 2 5
  • 什么樣的男友可以嫁?什么樣的專業是好專業?考研到底好不好?公務員還是創業? 如果問不同年齡的人,常常會...
    靜靜安靜的爐閱讀 21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