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道與術,皮與毛
經過21天的理財訓練營學習,我重新開始思考“財務自由”這個幾乎人人夢想抵達的人生終極目標。在與老師、同學、自我的交流中,有兩點體會:
1、思維是道,理財是術。我們發現,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距,在日常生活中也許只是毫厘之分,但經過時間的積累產生的結果缺少千里之別。只有思維的改變,才有行為改變,才能有結果的不同。理財只是思維改變之下的行為而已,財務自由只思維改變之下水到渠成的結果。
2、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是普通人走向財務自由的兩條腿。大多數人不可能去創業,不可能全職去投資,很難一下子跨入企業家象限和投資人象限。一是本金不足,再高超的理財技能,也難以達到財務自由的結果,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二是創業與投資風險太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承受。需要有了基本保障,才可以優化資產配置,沖擊更高風險的高收益。
思維是戰略,理財是戰術;主動收入是基礎層,被動收入是衍生品。不可顛倒與混淆,否則可能舍本逐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2 主動收入,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條腿
主動收入,是我們付出日常主要時間、精力、智力獲得的經常性收入,一旦停止付出,收入也就停止了。普通人每天早九晚五、辛勤工作,獲得的都是主動收入。
而要實現財務自由,首先要獲得足夠多的主動收入,月薪5000與月薪2萬的差別,在同樣的理財思維之下,財富積累的速度,獲得財務自由的速度,完全是天上地下兩重天的味道。所以,快速強壯我們的主動收入,是我們走向財務自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1、提高單位時間的報酬。每個人一生長度是有限的,我們能夠獲取主動收入的時間都有天花板。那么,獲得比別人更高主動收入的最有效方式,是提高我們時間效率。
經過20多年的職場和創業滾趴,我小小總結了一下,實現這個愿望有三條路徑:
路徑1、選對航道。很多時候,你的收入不是你的能力決定的,而是你的行業決定的。當前,金融行業的薪酬隨便就甩出其他行業幾條街,你懂的;
路徑2、學會時間管理,做到要事第一。聚焦單位時間報酬,聚焦目標,事情分級分類管理。很多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可以閱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也可以參加時間管理專業學習;
路徑3、成為行業大師,進入自己所在領域的20%頭部。這個20%的頭部的總收入,超過剩下80%人的總收入。二八定律時刻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刻意訓練、一萬小時定律,可以幫到你進入專家行列。
2、創造性地獲得多元化收入。一個人能否領先他人,往往取決于你8小時之外的時間投放在哪里。移動互聯網創造了很多機會,讓所有普通人有可能獲得更多元化的收入,知識分享、互聯網寫作,技術入股等等,都是一些斜杠青年的造夢選擇。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已經總結出了獲得多元化收入的70多種方法。
只要有心,只要有一技之長,人生處處有機會。
03 被動收入,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二腿
任何一個普通人,一生都要過手千百萬的收入。同樣的工資收入,為什么有些人到了年邁體弱,仍然經濟拮據,甚至窮困潦倒,而有些人,身家豐厚,事事處處游刃有余?最大的差別在于,能否持續打造自己的被動收入。
提桶取水,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能夠干的事情;只有在提桶取水的同時,慢慢修建取水的管道,才能保證年邁之際,仍然獲得源源不斷的水源,不至于渴死。這就是通過投資理財,打造被動收入的基本原理。
真正的財務自由的定義,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貨幣,而是當你的被動收入,已經覆蓋了你日常支出。這個時候,你可以提前退休不用工作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也就是說,你同時就實現了時間自由和精神自由。
讓錢為我們工作、為我們賺錢,形成足夠量的被動收入,這是為什么人人都要學會投資理財的真正原因,也是走向財務自由的不二選擇。
老子說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毫末、累土開始,邁開我們走向財務自由的腳步,一條腿,再另一條腿。
End
(27期12班厚德先生畢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