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日志本來是想昨日寫的,只是忙于其他的事,最后竟無暇顧及,看來人是極容易偏離自己的目標的。
最是煩惱這樣的時候,錯過最佳的時機,而未到遺忘的地步。有話要說時,自然有一種想傾吐的欲望,縱使感覺煩亂,思緒交錯,總也能順下來。而時日一長,當時的感覺便淡退了,想不起來亦沒什么緊要。只是在這中間的時候,想發泄的感覺并未全退,而要說的話卻總也想不齊全了。這種詞不達意的感覺,最是讓人難過。像是人上火到極致的時候,渾身干燥灼熱,張嘴一吐,卻不見預想當中的火苗一般失望。
我總是在犯這樣的錯誤,不去追究也罷了。
昨日鎮子上趕集,路上的車子與人都是很多的。我倒沒心思去湊熱鬧,只是媽媽偏生要讓我這時候回老家。因為路上車子太多,我無奈換一條小路走。心里知道自己的本事,便不敢在大路上招搖生事。暈公路的毛病,這倒奇了,連步行穿過公路心肝都直顫的。不過說過馬路這件事,倒更奇了。一個人走的時候,尚還可以。跟熟悉的人走的時候,也行,如果那人肯拉著自己。最是煩惱同行的人尚沒熟到拉扯著過馬路的地步,好吧,洋相就開始了,簡直緊張得不知該賣哪條腿。過往的汽車像是沖著自己來的一般,怎生都不得周全。生活中,與人不熟悉,自處自的,倒也安生,我是最耐得住寂寞的。與人相熟,那更好了,互相照料,也算有個依靠。而半生不熟的,卻是不能安心,平常的禮節不能怠慢了,卻也不敢太過麻煩。我想自己斷是沒有足夠的社交本領的,甚至于及不上普通人的一半。不過也罷,人各有命,想來所有的本領,都是命運安排的,或大或小,或強或弱,總有適宜的地方。
小路不大平整,總有幾處溝坎。路上有的地方無端的突起一個半圓,隆起還挺大。我暗想會不會碰到車子的底部,一門心思看著路,沒注意路旁停著的那輛小貨車。路過那車身邊的時候,怎奈喇叭突然想起,聲音尖銳突兀,嚇得三魂離了倆,車子也顫了一下。惱怒的抬起頭,見倆無良男,一個饒有興致地看著我,另一個的表情更是無辜,仿佛是我打擾到他一樣。我輕罵一聲有病,兀自走了去。可是越走心里越不甘,惱自己剛才罵的輕了,他們聽不到,該大聲些的。
曾經被一個電話騷擾數日,后來心里便留下了陰影……這些無品男,沒的讓人心煩。
想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尤其是家住農村的人。村里的老頭老太太大娘大嬸,沒事的時候愛閑坐一堆,拉扯家常。我極是怕這種陣勢的,因為路人便是他們的最大喙頭。接受那么多目光的沐浴,我是沒有辦法可以泰然自若的。每每此時,便開始腿肚子打轉,連腳都邁的別扭。越是要自我隔絕的人,卻越是敏感地易受外界的影響。
奶奶與姥姥都不在家,我便轉身要走了。在弄堂口遇見奶奶拉著小表弟,急急趕來。看著他們一老一小,心里沒來由的心酸。老人與孩子總是能引起人心里脆弱的東西,那是不自覺的心疼與憐惜。
分離總是叫人難忍受,尤其于我。想來是極怕失去的,不然哪里來的惆悵。晚上忽地與爸爸討論,人有害怕的感覺是因為有欲望吧,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心里有眷戀,才會害怕失去。我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欲望,應該還算是清心寡欲的人吧。眷戀倒是多得很,雖談不上惜命,但戀戀紅塵,卻是不可避免的。
回來的路上,突然起風了。風聲很大,從耳邊吹過,轟隆隆地,聽不到旁的聲音,這讓我極沒有安全感,像是有什么危險在靠近,但自己卻不能知道。而太安靜的時候,聽著車子零件細小的摩擦聲,也叫人沒來由地心慌,似要擔心它要隨時散架一般。環境總是這般容易影響我,無怪情緒總是這般低落。
最難受的莫過于愛而不得,鋪展開來,想而不得,需而不得也叫人不能釋懷。尤其是一件事物,本沒那么迫切地要達成,只是一心期盼著,又滿抱著希望,緊接又為之失望,最后自然有想要而不得的急切。這便是人性,人總是期望不易得的東西。又或者說,承載的期盼太深,便似非要有結果一般。人總是希望自己的付出有相應的回報的。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每個人都有這般重要的玫瑰。只是有時候,人的感情未免有些泛濫。如果對全世界所有的玫瑰都上心,怕是一朵也珍惜不了的。這是嘲諷的話,卻也是勸誡的話。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不迷失,不氣餒。自己便是自己最嬌艷的玫瑰。
每個人都期望事情朝自己所期望的地方發展,這也是每個人努力的原因。可是即使偏離了軌跡,卻也無妨,因為從一開始,便是默認了有這種情形存在的。否則,那結果是板上釘釘,奮斗與期望還有何意義。只是太多人將生活當作了一部小說,以為自己是執筆的人,可以安排一個奮斗而充實的人生,最后實至名歸地拿到該拿的榮譽與享受。卻忘了這世上從來沒有付出與得到對等的法則,生活是執筆的人,我們是被捏造的角色。
媽媽載著我的時候,我靠在她背上。這是一個舒服而安全的姿勢,我并不是對誰都感到舒服與安全的。這當然因人而異,卻也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多少時日前,我也曾這樣靠在一個小姑娘的背上,她載著我,我哼歌給她聽,那日陽光暖暖,心里安寧平實。這樣一幅情景至今感動著我,而另一個當事人或許渾然不覺。不過這也無關緊要,我有時候很沉醉于自我陶醉。我斜睨著眼看身旁路過的車子與人,裝作很無辜的樣子。就像是一本書里的人。人都會自己給自己安排角色,有的時候不經意,有的時候經意。生活是執筆人,偶而我們也可以客串一下。
有時候抱怨幸福太短暫,自我陶醉固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但卻也不能叫人滿足。但是要另一人同樣地感到幸福與感動,這也未免太戲劇化了。生活就是生活,自有其安排得當的地方。幸福得太多,會麻痹人的。
(發表在博客的時間是2012年12月10日,當時是從QQ空間里挪過來的,最初寫作的時間為201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