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發憤的草莓
最近,朋友袁春楠寄來了她的新書——《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
內容以女性化的思維模式撰寫。讀罷,又燃起全面整理的想法。
物欲豐富的時代,總是忍不住剁手,不知不覺中,家里又堆了很多東西。特別是有娃之后,玩具和書,各種各樣。
有時候累了,覺得亂了就亂了,反正收好,過一會兒他們又要拿出玩具。
這是自造的一種“破窗效應”。
就像馬路上有垃圾沒掃,別人看到后就會往那里扔下更多垃圾,如滾雪球那樣下去,越來越亂。
跟著書中的建議,先嘗試整理衣柜,收獲7點心法,分享給你。
**01 **
真正需要僅50%
之前跟朋友講過,搬家了真舒服,整個房子空空蕩蕩,柜子里都沒塞滿。
朋友說,別高興得太早,東西慢慢就多起來了。
果不其然,有些物品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就帶到家里,呆在那個角落。
不要小看時間的力量,日子久了,堆積如山。
書里說,在實地上門整理之后發現,大部分人真正需要用的東西,大概是他現有東西的50%。
剩下的50%屬于備用物品,大概是每個月,甚至是每年才用到一次,或者是,自以為將來會用,但其實根本用不到!
要區分這些不同類的物品,需要有一個問題拷問自己,那就是:“留著它,你會開心嗎?”
只留下讓自己舒服的物品,讓它們包圍著你。
經過整理之后,你會發現,很多可以扔的,都是以前某一瞬間有什么優惠不小心囤的貨。
可拿到手上,你又覺得只能湊合著用,心里并不是太喜歡。
這次整理,扔了3大袋衣服,由小區保潔員拿走了。

有句話說,女人衣柜里總是少一件衣服。
我覺得,不是少一件衣服,而是打開衣柜的那一瞬間,堆積如山,想找都耗費精力,便以為沒衣服可搭配了。
在整理衣柜的過程中,還會發現,原來有些衣服擱在角落,竟然忘了,又重見天日 ,“變廢為寶”。
慢慢的,你會反思自己的購物行為——嗯,應該買好一點的物品。
有人說,好一點的,太貴了,下不了手哎。
這就對了,因為貴,買得少,家里的雜物隨之少了。
每一件看著令你怦然心動,心情像花兒盛開,附加了美好的情感體驗,這就值了呀!
不想用好東西,是內心深處養成一種思維模式——“我不配”。
想起莫言講過朋友的一段經歷:
朋友的太太去世,在收拾遺物時,朋友看到了一條絲質圍巾,連標簽都沒撕掉。
因為這條圍巾很昂貴,太太一直不舍得用,想等到特殊的日子再拿出來。
然而,到最后都沒用上,不免讓人唏噓。
**02 **
懸掛區占80%
很多人的衣柜容易亂,是因為抽取衣服時,不小心把其他衣服給弄亂了。
根治這種痛點,要把盡量多的衣服掛起來。
第一,掛起來的衣服不容易皺,要穿的那一瞬間不會尷尬;
第二,掛起來的衣服容易找,不會被你“打入冷宮”;
第三,不用折疊,減少疊衣服的時間(哈哈,最討厭疊衣服的舉手~~)這對于一個愛惜時間的人來說多么可貴。
書里提到,最好80%的位置都是懸掛區。可是,很多人家里的衣柜,大多數位置是折疊區。
要想讓衣櫥收納更加整潔,是從裝修開始就規劃好衣柜的格局。
經過前期的“減法”,剩下的衣服不多,掛起來省地兒。
另一個幫助你節約時間的方式是,把衣服搭配好,連同絲巾、項鏈、手鏈一起成套掛進衣櫥里,免去第二天出門時動腦搭配衣服的煩惱。
書里的配圖
這點子不難,但能想到又能執行,需要肯花心思。
**03 **
10秒口袋疊衣法
懸掛區以外的衣物,需要折疊收納。
平時折疊好的衣服,通常我們橫著放,但如果能將它們立起來存放,不僅節約空間,也方便拿起。
在這本書里,重溫了高效和實用的10秒口袋疊衣法。
它是利用衣服自身的開口,制造出“塞進口袋”的感覺,從而讓衣服加固,不容易散開。
在大學時學過皮毛,但沒有持續下來。
有時候工作忙完回到家里,家人已經把衣服疊進柜子里,由于他們折疊方式偏傳統,打亂了原來的存放秩序。
所以,10秒疊衣的方法,光是自己會還不夠,最好家人愿意嘗試。
**04 **
每天5分鐘整理
整理是一回事,保持才是最難的。
很多人都懂得,擺放物品要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做好空間的分類,但時間長了,發現那個位置又亂了。
這個“保持”要如何進行呢?
那就是——養成每天5分鐘整理的小習慣。
有人問,5分鐘不難,但我會忘了這件事呀,怎么辦?
建議你設置一個“行動”的按鈕,比如把“每天下班一進門”作為按鈕。這個習慣就變成:if 每天下班一進門,then 馬上整理一處地方。
這個“一處地方”不要等到整理時才決定,而是用excel提前制作一份31天整理清單。每個月輪回一次。
書里的配圖
如此,下班到家直接開干,5分鐘倒計時器一響就結束,保證意猶未盡。
上面每一個小小的步驟,都為了降低啟動整理的難度。
每天解決一點點,把整理習慣化作日常,滴水石穿,毫無負擔。
**05 **
行李箱也當收納箱
書里還介紹了“移形大法”——把行李箱變成收納工具。
比如,有些備用物品(如紙巾/牙刷/拖鞋等)確實舍不得扔,多出來的一套不仿放在行李箱里。
衣柜里那些顏色夸張,不適合上班場合的衣服,也可以放在行李箱里,變成旅行服裝 。
這樣,出差或旅游時可以說走就走,方便。
**06 **
貼上分類不怕忘
整理完畢后,回頭常常忘了某個區域放什么。
可以拿便利貼+簽字筆寫好類別,防止遺忘。
下次有物品,按類別存放即可。
對了,這款便利貼,我買的是全粘式,不容易掉下來。
**07 **
整理前后留個影
打開衣柜感覺很亂,心里會怕而逃避,因為整理工程太大,拖延癥上身。
不仿先拿手機咔嚓一下,留下影像。
這時候,心里會期待整理后圖片的對比,動手的欲望就來了。
閑暇時,做做整理的事務,收獲一段美好的光陰。
更有趣的是:你整理的,不僅僅是物品,也是內心。
一件物品,不知該放哪里,是自己沒有分類思維嗎?
一處地方,沒兩天就亂了,是自己的什么習慣不好嗎?
一件衣服,沒用了為什么還留著,是因為有什么忘不了的故事嗎?
正如作者所說,整理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
你準備試一試嗎?
——
<inherit style="display: block;">青年作家、職場二寶媽「發憤的草莓」,陪你在柴米油鹽中活出星辰大海!</inherit>
<inherit style="display: block;">若有幫助,請點贊分享轉發,或點擊紅色[+關注]按鈕關注。</inhe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