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齊樂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然而我一直以來卻是個”夜貓子型”的人,睡得晚,起得晚。
因為總是留戀深夜的那片遠離了喧囂和嘈雜的靜謐和安逸,總是喜歡在思緒和感性充斥的夜晚刷劇,碼字,讀書,亦或聽故事。
以致于生命中越來越多的晨曦悄然劃過,我卻連一絲氣息都無法捕捉。
一個清晨五點半,我偶然醒來,發(fā)現(xiàn)窗外只有一絲晨曦的光撥開黑夜,而清潔工們則已經(jīng)沐浴著晨輝投入了工作。
一切看起來依然靜謐,卻多了一絲生機和希冀。原來這份晨曦的美麗才是一份生命的驚喜。
于是,我開始了解“晨型人”,我開始逐漸調(diào)整自己的生物鐘,一點點改變自己的狀態(tài),從早起開始。
當早起成了一種儀式和狀態(tài),每天的活力便滿滿地注入進來。
跟你分享,幾個周以來的早起,我做了什么,又收獲了什么?
-01-
寫“晨間日記”,記錄每天的流程清單和待辦事宜,將大腦作為CPU而不是當成硬盤。
”晨間日記被”很多大牛所推崇,只要花三五分鐘規(guī)劃一下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寫入To do list,就會消除你百分之八十的焦慮。
有句話說得好:“人的大腦是CPU,而不是硬盤”,電子信息專業(yè)的我更加深諳其中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用大腦去記憶瑣碎的時間清單,去塞入滿負荷的存儲信息,但是真正用到的時候卻又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切入,亦或找不到你之前存儲的信息的一絲碎片。
每天花點時間將待辦事宜記下來,讓你的大腦徹底放松下來,減少存儲和記憶瑣碎事件的空間,將大腦的容量空出來后,便可以專注于作為一個CPU去思考和解決問題,自然而然會更加高效。
關(guān)于記錄和整理待辦事宜需要用到哪些軟件和工具,我后續(xù)會慢慢跟大家分享和探討。
-02-
公眾號拿到了原創(chuàng)、留言和贊賞功能。
公眾號寫作是我的一個業(yè)余愛好,寫作之于我是與自己靈魂的對話和交流,是與志同道合之人的分享和靈魂碰撞。
自從高中選了理科,那些骨子里的文藝風早被塵封已久,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這股感覺開始蠢蠢欲動,開始覺得想要為生命的軌跡留下點什么。
時隔多年又重新?lián)炱鹞淖郑鼛Ыo我的是更多地感動和欣喜。這種感覺就像與一個老友久別重逢,她款款走到我面前,操著一口鄉(xiāng)音說:“你就是造物者。”
是的,我尊崇原創(chuàng),享受那種用“我手寫我心"的感覺,一篇篇原創(chuàng)的Create(創(chuàng)作)都充斥著我的休息時間,替代了我的休閑娛樂。
在上下班途中,在那些夜深人靜的時刻,在那些晨曦朝朝的時光,我用身心碼出一行行,一篇篇,這將記錄在我的人生印記中久久不能抹掉。
自從去年十月開通了公眾號,由于年底各種忙碌停更了好長一段時間。
不更文的那段時間是焦慮而不安的,茫然面對熙熙攘攘的世界,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始終踩不到自己靈魂深處的那片凈土。
自從開始早起,我又開始重新找回自己,在寂靜的清晨撩一片晨光振奮自己,覺得有使不完的精力去碼字和創(chuàng)作。
就這樣,公眾號在年前斷斷續(xù)續(xù)更了十多篇,三個多月停更,最近經(jīng)過連續(xù)一周的日更,騰訊官方終于給我發(fā)來了原創(chuàng)和留言功能邀請,兩天后,收到了開通贊賞的邀請。
我本來已經(jīng)做好準備用一個月的時間與“原創(chuàng)”死磕,沒想到驚喜來得比預(yù)想中快。
早起的經(jīng)歷讓我懂得做個知足常樂,注重過程而不要對結(jié)果給予過多期望的人,正應(yīng)了那句話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不要著急。”
雖然這只是一點點的成績,但它就像一個里程碑一樣屹立在我的人生拐角處。
-03-
工作郵件及時回復(fù)和處理,及時support urgent issue(支持緊急事件),得到了美國同事的郵件表揚。
早上起來我會習慣性地連上公司網(wǎng)絡(luò),用十多分鐘的時間快速瀏覽下郵件(因為跟美國有時差,每天早上剛好會收到美國同事的郵件,我會準時check urgent issue(查看緊急事情),將緊急的郵件快速回復(fù)處理。
Julie Amanda是我的一位美國同事和伙伴,對之前幾個Issue的合作她給了我極大的肯定和鼓勵,并抄給我的上級,她的第一句話就說:Eva(我的英文名),你是如此令人敬畏的!
郵件中用awesome和great這樣的詞來形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及時做了Support,美國同事肯定了我的付出和努力,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更是一種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激情的象征。
早起不僅賦予了我一天的激情和滿滿的能量,讓我與以前那個行動懶散的自己說再見,迎接一個朝氣蓬勃全新的自我,而且讓我用速度和激情,去擁抱生命中每一份力所能及,每一處全力以赴,每一縷靈動之光,進而捕捉每一個生命里的小確幸。
-04-
早起讀半個小時英語,培養(yǎng)語感,喚醒身體的耳、口、腦各個器官處細胞的蘇醒。
英語之于我像個老朋友一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它,它對我來講是除了漢語之外最美的語言。
每天早起讀一段英語,又讓我憶起大學時代,每個早晨,帶上一本英語單詞在校園里,在教學樓陽臺上,沐浴在每一個晨曦里與英語共舞共吟。
與其說現(xiàn)在是每周至少一次的英文會議,促使我要不斷持續(xù)提升口語水平,不如說是這種語言的魅力和文化的感染力,讓我從內(nèi)心深處為之吸引和雀躍。
早起讓我重新拾起靈魂深處那些飄落的歡喜與激情,讓我在驀然之間發(fā)現(xiàn)那絲小確幸和幸福感,讓我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那些美麗和自然。
-05-
當女兒醒了后我早已做完自己的事情,可以元氣滿滿地照顧她穿衣起床
早起最開心的一件事情,是在女兒睜開蒙松的雙眼時,我已經(jīng)提前開始了元氣滿滿的一天。
然后用開心的微笑去給她一個Morning Kiss和Morning Smile(清晨的微笑),我會把一天的好心情傳染給她,努力讓她感覺到生活的美好。
話說之前晚睡晚起,那時女兒是我的早上的鬧鐘,而當我頭昏腦脹地想多睡一會兒時,她正扯著嗓子喊“媽媽,起床啦”,看到我昏昏沉沉的樣子,女兒滿臉不開心,畫面太“美”不敢看。
現(xiàn)在的我早在她起床之前就準備好了微笑去迎接她,她也會在我的情緒感染下迅速適應(yīng)新的一天。
一天的好心情就此開啟,還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擁抱新的一天的那份激情與喜悅呢?
-06-
充滿希望地迎接每天的陽光,幸福感提升。
早起,給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勵和振奮,這是一種儀式和印記,值得我好好去堅持。
我雖然做不到四點半起床,然而這種時刻感和儀式感讓我崇拜和動容。
李嘉誠的早晨四點半,是一種感召力;哈佛凌晨四點半是一種精神理念,正如《哈佛凌晨四點半》一書中中所說:
“哈佛大學的凌晨四點半,早已不再是一個時刻,它是所有成功人士對于學習的一種超脫的理念,它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血液,流淌在所有勤奮刻苦的人身上。”
早起之于我算不上刻苦勤奮,更像是一種儀式和生命的另一種相遇,在歲月的長河里唱著激昂的歌,一路向前,一路狂奔,用每一寸晨曦的光澆灌生命的那縷希望。
我是齊齊樂,左手帶娃,右手職場的職場媽媽,立志寫正能量的文字,分享有溫度的干貨,用死磕的精神與你一路同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說說你的看法,聊聊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