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2? 新竹? 陰
從小就被教育,“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在慢性自殺”。奔波,本應(yīng)是生命的常態(tài)。于是短短幾十年間,我們在廢墟中建起了高樓,在高樓間貫通了高速的公路。我們越發(fā)趕時間,容耐不了等待。匆忙地擠著BRT,地鐵,拎著未啃食完的早餐,匆匆道了一聲早安,坐在圍繞著玻璃與鋼鐵的辦公桌前,一坐便是一天。街道不管多晚,依舊燈火通明,穿過嘈雜的大街小巷,回到租賃卻空無一人的房間,有時會感慨,何人會為加班的你燃點燃一盞燈。
從川流的廣州,到靜謐的新竹。我一開始是那么不適應(yīng)。
似乎早已習(xí)慣了快捷的交通,悠悠漫漫一班一個半小時的公交于我而言,簡直不知作何評價。但轉(zhuǎn)頭一想,慢的生活姿態(tài),或許也保有它樸實卻厚重的人文情感。
一班一個半小時的公交上,鄰座的老人會與我攀談,聊著他依稀還記得的大陸故事。市中心沒有難以仰望的高樓,僅有那依稀封存的舊建筑,陰雨中遮蔽忘帶傘的行人。
春天來了,寒意依舊未散。櫻花卻開了。
穿過城區(qū)的小溪,卻難能可貴地透露出潔凈。溪邊的櫻花被細(xì)雨微風(fēng)打散,滑落溪流,無聲離去。溪邊的長木椅上偶爾落下幾只鳥,人悠悠地路過,它也不著急起飛。
轉(zhuǎn)角,看到一幕。拾荒者沒有苦情的哀鳴,而在依靠在樹邊,靜靜地捧讀一本書。
周末坐著火車去山邊看櫻花。火車也依舊難等。等車的人吹起了口琴,一曲斷斷續(xù)續(xù)的《小幸運》,或許正是他們推崇的生活美學(xué)吧。
櫻花的山里,終歸不缺乏愛情的故事。火車路經(jīng)一個車站。原本這個車站早已廢棄,卻因一段故事,再度呈現(xiàn)在人們視野里。山里一高一的男生在這個火車站認(rèn)識了鄰校的一女生。在快要讀大學(xué)的那年,一次月考,男生睡過了頭,倘若男生不去參加考試,可能會被留級,由此不太可能在同一個車站遇上那位鄰校的女生。男生拼命地追趕著火車,一追便是幾公里。氣喘吁吁的男生終于登上了那趟火車。多年后,男生也如愿追到了心愛的鄰校女孩。
原先的青年如今白發(fā)蒼蒼。在已快廢棄的火車站里,再搭建他們的過往記憶。車站又停靠了慢悠悠的火車,車開動時,鐵軌旁的櫻花也被帶著,飄向列車開往的地方。
火車上,想了木心的一句詩。
「從前的日光很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個問候,要等上好多天。
從前的愛情,
用一輩子去等一個人,
慢的,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或許在流光溢彩的北上廣深,難以耳聞到如此古樸,如此純粹,如此小清新以至于幼稚的故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