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和表妹小美一起逛街,她說,姐,我最近認識了個很棒的男孩子,他長在了我的審美上,也蠻聊得來,相處起來很舒服,我倆都喜歡喝奶茶,他也特別能吃辣……
聽著她巴拉巴拉細數男孩的事情。我說,那還不趕緊發展一下?
“姐,算了吧,感覺還蠻合適的,但是我不會主動去爭取的。隨緣吧”
乍一聽好像也是那么一回事,但細細想想,又好像哪里有問題。
為什么有些女孩子明明喜歡,卻不主動表達?
“怕她主動了,你不會珍惜;怕別人說她主動不太好;身邊人反對你們在一起;害羞不好意思;怕你拒絕,以后不知道怎么相處;或許還有別的隱性原因,怕自己配不上你,再或者她在等,等你主動來找她……”
我發現身邊很多人越來越不敢主動去愛了。
也許覺得主動去表達愛意,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
把自己的底牌和軟肋都交給了對方,如果他視若珠玉自然是好,若棄之如敝履。那又是無謂地走了一場刀山火海,何必呢?
或者是在感情中受過傷,不愿意再主動付出了。
02
有網友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今年30歲,自從和前任分手后,三年的時間里他都是單身狀態。
和前任在一起時,他全心全意地付出改變了很多。為女孩學會了彈吉他,做飯,游泳……關心她遠勝過關心自己。
曾為了在她生日那天送她一條手鏈連續吃了一周泡面;哪怕是再忙再累只要她需要他,他一定馬上出現在她面前;她是那個他洗澡時都要擦干手來回信息的女孩。
然而最終,女孩還是以“性格不合”提出了分手。
分手后,他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失戀的陰影中,不斷地復盤,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也竭盡全力地去挽回這段感情。
可她很決絕,分手后就拉黑了他的所有聯系方式。卻在分手不到一個月時就有了新男友。
“我們終究還是沒有翻過那座山,他們也沒能聽到我們的故事。”
從那以后,他不愿意再相信感情了,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隱痛。即使有合適的對象出現,也不會去仔細權衡對方值不值得他付出,理智占據了情感的大部分。
以前對感情奮不顧身,掏心掏肺,現在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了。
也越來越不容易主動去愛上別人了。
有人說,人們飛蛾撲火般地沖進愛情里,結果被愛情這把火燒得遍體鱗傷,差點連命都沒了,于是不敢輕易去愛上誰。
看過一句很扎心的話:以后你遇見的人,大概都是心里裝有別人的人。
是啊,大概每個人心里都裝著那樣一個人吧,他占據著你整個青春,你的遺憾是他,你的不甘心是他,你的回憶也是他。
盡管后來你遇到過看起來更合適的人,但變得越來越慫了,不敢再主動付出那么多的愛。
真的,曾不顧一切喜歡過一個人,真的很難很難再喜歡上別人了。
03
顧城在《避免》中寫道:
你不愿種花,你說,“我不愿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也許開始一段感情很容易,但維持一段感情卻很難。
很多關系都始于“你好”,終于“你好好的”。
小美之所以不愿意主動,可能跟她的前任男友有關。
是在一次客戶答謝活動認識的,男生是個創業公司的老板,家庭條件也好,約會必是高檔餐廳,看電影是包廂影院。
時不時地送帶著logo的禮物。
剛開始,小美有種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欣喜。她便全心全意地投入這場感情,因為物質有限,所以就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比如下班后幫他整理房間,為他織圍巾,他應酬多,胃不好,每天煲不重樣的粥……
可后來,越發覺得這段關系不對勁,比如男生送禮物要求她發朋友圈。
她原本覺得愛情就是兩個人的事情,可他不這么認為。
他會暗自計算著是你被愛(被動收獲)得多一點,還是愛別人(主動付出)多一點。
這樣的感情包羅萬象,充滿著可量化的具象物。
比如,旅行度假表示很愛,但度假回來要加倍地給彌補回來,不然就是不愛。
親密關系從相愛變成相配,從情感的沖動變成為理性的抉擇,誰都在等,誰都在博弈,誰都不敢主動。
畢竟,如今結婚對象更多是選擇“好的”,而非選擇“愛的”。
小美終究不是對方相配的人。
“大概你來得太意外,所以走得也特別快。”
這世間人山人海,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
她失戀后,曾極度傷心,甚至懷疑自己不配被愛。
可是,一段需要你費盡力氣去維系的關系一定不是一個好的狀態。
她也許并不是不想主動,而是不敢。
她也想勇敢地愛一場,
也想“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也想被一個人堅定的選擇,而非反復的權衡利弊。
因為越渴望愛情,就越容易受到愛情的傷害。
“我也曾有小鹿亂撞,不過現在好了,它撞死了。”
幸無所愛,無畏山海。
04
知乎上有個提問:“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在感情里主動?”
高贊的回答是:
“大多數不主動的人,其實是不夠自信的,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擔憂,擔心會給他人造成負擔和困擾,擔心自己過于無趣,擔心對方不會給自己期待中的反饋。既不夠自信,又對他人有過于明確的期待和想象。”
200多年前愛倫坡在寫作《安娜貝尓·麗》時,告訴我們彼時的傾慕關系始于青梅竹馬,終于生命消逝。
可現在,關于愛情考慮的太多。很多人一邊渴望愛情,一邊又不愿意付出。
男人在考慮得失,女人在不斷對比,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要分就分,理智的權衡利弊,看不到結果就果斷放棄愛情,只愛自己。
《小王子》中小王子和玫瑰的愛情,玫瑰在感情中,不主動,不表達愛,還故意講狠話。必要時用荊刺來嚇走小王子。
玫瑰一副傲嬌的模樣,喜則留,厭則走,多一句都是強求。
其實她是在掩飾自己對對方的在乎。
在感情里,誰沒受過傷呢?
誰沒聽過說了不算數的話?
誰沒經歷過對方信誓旦旦最后卻都成笑話的尷尬?
誰不是愛錯了幾個人,心里的傷結疤再愈合,才變得堅韌起來,慢慢地懂得,什樣的人才是對的人。
還記得《大魚海棠》里的那句臺詞嗎?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希望你也能主動和勇敢踏出第一步,去奔赴和擁抱本可以屬于自己的愛情和幸福。
不要猶豫和等待,不要心存畏懼,要永遠保有敢愛的能力。
畢竟啊,有些人錯過就不再。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希望你早日遇到那個可以讓你奮不顧身去愛,也不顧一切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