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水清? 渭水黃? 是誰泛舟五湖上?
挽起女兒一抹霞? 挽不住西山墜斜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莽莽黃河,穿越亙古生生不息,締造了多少歷史與傳奇。
在這條涇渭分明的河岸上,一個古老堅實的民族如同這條生生不息的大河一樣,用汗水和血淚經營這一方天地。
他們倔強地與天抗爭,與人抗爭,與自己抗爭,他們就是要倔強地活著!
這片土地名叫秦國。
寒風蕭瑟,嬴渠梁立在函谷關高聳的城樓之上,腳下是壁立千仞的萬丈深淵,極目四望,萬里河山,連綿無際。
天地浩大,終于有了老秦人的立足之地。
嬴渠梁登上秦國君位的時候,面對的是殘破的山河,羸弱的軍民,還有破舊古老的習俗。這些東西頑固而尖銳,時時刻刻腐蝕吞噬著秦國,腐蝕得千瘡百孔。
他以鮮血來書寫“國恥”,他更是用生命來洗刷“國恥”。
二十年的風雨路程,他一則“求賢令”驚動天下,他一顆變法的心不可撼動,他一輩子都在成全別人,卻苛待自己。
當年金戈鐵馬的日子,那些拼命廝殺的哀嚎,那站在風口浪尖的歲月倏忽之間已經成了過往,煙消云散。
當生命走到盡頭,嬴渠梁仍舊壯志未酬。
他還想要繼續奮戰,他想東出中原,他想一統天下,他想當天下的霸主!
西北邊塞絕荒涼蕭索,絕不會是老秦人的安樂窩,奈何英雄命短,時不我與,他縱然有心卻已經無力。
他在心中呼號:老天啊!你若再給嬴渠梁二十年,嬴渠梁定然再有一番作為!
然而他臨死前絕望的乞求,一如似血的殘陽,染紅了眼前的山巒千嶂,染紅了腳下秦磚萬塊,也染紅了他從胸口噴涌而出的不甘,何其不甘啊!
“渠梁!”驚慌的聲音傳來,口中的鮮血染透了胸前的衣襟,嬴渠梁轉頭看著身邊撲過來的女子,淚水早已經沾濕她如玉的臉頰。
“玄奇……”嬴渠梁握緊女子的手,這是他一生都放不下的女子:“今生欠你的,只能來生再還了。”
嬴渠梁看著眼前被淚水模糊的女子,涇水清,渭水黃,是誰泛舟五湖上?
他也曾經想過,有朝一日定當學那吳越的范蠡,功成身退,攜美人之手,于五湖泛舟,何其瀟灑快意!
然而,霸業尚且不可,又何況兒女情長?
抬手想要撫上她的臉頰,卻又萬般無奈,縱然挽起女兒一抹霞,卻挽不住西山墜斜陽。
他終究不能與天抗衡,他嬴渠梁縱然揮劍斬天下卻也斬不斷時間的流逝,斬不斷郁結于心的掙扎。
這西天的斜陽,他留不住!
這天定的壽命,他亦奪不得!
天蒼蒼 地茫茫? 是誰暗夜唱秦腔
花旦跟著老生走? 一半嫵媚一半悲涼
天蒼蒼,地茫茫,大漠孤煙裊裊而上,塞外秋草綿延萬里。
銀色的白樺樹三三兩兩,矗立在連綿的塞上,清冷孤寂,卻又倔強堅韌。
西風吹來,荒草搖曳。
是誰在深沉幽冷的夜色中,獨自吟唱?
年輕的花旦身材窈窕,跟在老生的身后蓮步輕移,一步、兩步、三步,步步皆殤。
一半的嫵媚,還有,一半的凄涼。
歌聲哀愁婉轉,在塞上隨風飄蕩,綿綿不絕。
這老秦人的土地上,秦孝公曾經帶了多少老馬奔騰而過,又有多少年輕士兵的熱血在風中噴???
有多少父老的白骨累累埋葬,又有多少刀戟金戈在泥土之下銹跡斑斑?
誰曾經在這里耕種,誰曾經在這里將良緣深許,又有誰曾經在此悲傷不已?
那策馬飛奔的白袍士子又去了何處,那如火一般熾烈的公主是否還一襲紅衣,緊緊跟隨在他的身后?
大雪紛飛的時候,是否還有一個叫子嶺的少年,站在山上翹首以盼,等人?等兩個永遠也回不來的人。
那些攪弄風云的手,那些流芳百世的人,秦孝公、衛鞅、甘龍、熒玉、白雪……所有的愛恨情仇早已經隨風而逝,落土掩埋。
走過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拂過手邊的每一根秋草。
誰又知道,這曾是誰的血來澆灌,又用了誰的肉來培養?
狼煙邊關起? 男兒上馬披戰衣?
今生無緣今生別? 來生老槐樹下還等你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你可曾聽到,千萬里之外那片狼煙升騰的西北邊塞上,一種比雷聲還要渾厚的誓言在天地之中回蕩?
堅韌是這個民族的脊梁,千百年后,也成為整個中華大地的脊梁。
當邊疆的戰火熊熊燃起,耕種在田間地頭的農夫扔下手中的耒耙,一身鎧甲一把沉重的鐵劍奔赴戰場。
揮鞭策馬,再也不得回頭。
村頭老槐樹下的女子啊,癡癡地站在那里,看良人的身影漸漸湮沒。
她怨么?她恨么?
無怨亦無恨。如同所有堅韌的老秦人一樣,她的心中裝滿了對良人的愛,對秦國的愛。
因為愛良人,所以她選擇成全,成全良人的雄心壯志。因為愛秦國,她更要以一生的相依換取秦國的安穩。
她早已經許下誓言,今生若是無緣那便今生分別!
來生,來生在這棵老槐樹下,我依然等你!
何等的決絕,這樣果斷勇敢的女子,也許只有這風刀霜劍的老秦土地上才能孕育出來吧。
來生,來生就在那棵老槐樹下,我依舊在那里等你。
而今生,國難當頭,你自離去我自守候。
大風起兮云飛揚? 四海縱橫奔無疆
懸崖勒馬地是將? 懸崖不勒馬地是王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四海兮還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漢高祖劉邦終于登上天下至尊之位后,衣錦還鄉之作。
劉邦的天下是老秦人成就的。
風起云涌的年代,老秦人用他們的汗水和血淚推倒了一座又一座列國城墻,天下從此歸為一體。
秦國的君王雖身居西北邊塞,卻身懷吞并天下之心。
這樣的霸業之夢也許從嬴渠梁開始,也許從秦穆公開始,也許更早。
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稱霸西戎多年卻不甘心偏安一隅,這是馬背民族的天性,是他們的榮耀。
他們沒有走出咸陽,卻已經內心在四??v橫,奔騰游蕩于天下,沒有邊際。
懸崖勒馬的是將,懸崖不勒馬的是王,懸崖不勒馬的是王!
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贏駟、秦昭襄王嬴稷以及秦始皇嬴政,他們都是心懷天下的霸主,他們都是身在懸崖也不會勒馬的王者。
無所畏懼的老秦人,老秦國注定成為天下王者,王者沒有退路。
這就是一個王者的氣魄與宣言,懸崖不勒馬的方才堪當王者。
這或許就是原始與質樸帶給人的震撼。
西秦的大地上,保留著最為質樸的一群人,因為質樸,即便弱小,卻絕對不愿意服輸!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這是每一個老秦人都會的歌謠,越是被欺凌,越是要反抗。
他們有捐軀赴國難的英勇無畏,也有哀凄纏綿的兒女情長,然而,亂世之下的愛情,注定要祭奠亂世。
可是,他們不會因此而怨恨,不會因此傷悲,他們只會更加決絕,更加倔強。
他們寧愿心懷思念,眼噙熱淚地血灑疆場,也不愿意你儂我儂地茍且偷安。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p>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有血有肉的大秦帝國
看《大秦帝國》的時候,明明講述的都是一些軍國大略,陰謀陽謀,卻時時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為它的家國情懷而感動。
縱然貧窮落后受人欺凌,老秦人仍舊扛起他們的鋤頭,篳路藍縷,只為保護他們這一片生存之地。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汗,死不休戰!”這首歌貫穿了一整部《大秦帝國》。
每當秦軍舉起簡陋破舊的兵器上陣殺敵,每當他們拖著殘缺的身體依舊在風雪中挺直脊梁,這樣的歌聲就會響起。
這是他們用生命在呼喊,那雄渾蒼勁的聲音,總是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都說秦人好戰好斗,其實這是西北苦寒之地磨練出來的意志,是縱馬生涯里積淀下來的勇猛。
這是一種對生存的渴望。
為秦孝公與商鞅的君臣之義而感動。
秦國瀕臨滅亡的緊要關頭,秦孝公義無反顧地把秦國交給商鞅,而商鞅亦是全心全意為秦國謀劃。
這等君臣之間絕對的信任,即便是反對變法的甘龍也不得不承認:“古往今來,絕沒有如同嬴渠梁和衛鞅這樣的,君臣一心,堅不可摧”。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這是兩人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兩人給對方的誓言。而事實證明,他們都找對了人,他們都實現了彼此的承諾。
這堅固的信任依賴之中早已不是簡單的君臣之義,更多了一份知己之交,心甘情愿為對方犧牲。
為衛鞅和景監、車英、王軾的兄弟情意而感動。
從變法之初,這三人便始終追隨衛鞅左右,與他一起破除阻礙,不辭辛勞實施變法。
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他們是兄弟至交,更是知己。
景監偷偷整理衛鞅的治國策論,編輯成冊,定名《商君書》,這是衛鞅到死也沒能了卻的心愿,景監卻在二十年前就為衛鞅開始準備了。
車英和王軾始終追隨衛鞅,衛鞅離開,王軾不惜違反國法只身追隨,衛鞅遭難,車英不惜與甘龍朝廷對抗。
為嬴渠涼和黑伯、衛鞅與荊南的主仆之情而感動。
黑伯一生侍奉兩代君主,對于嬴渠梁而言,黑伯不只是一個仆人,更像一個長輩,值得他去敬重。而黑伯卻在嬴渠梁死后,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自殺殉葬。
衛鞅的侍衛荊南,雖然口不能言,卻時刻保護衛鞅。衛鞅遇難讓荊南離開,荊南卻二話不說拔劍架在自己脖子上。
他沒有說,衛鞅卻明白:商君若是死了,荊南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更為亂世之下的兒女情深而感動。
衛鞅一生有兩個女人與他誓死相隨,一個是用一輩子的孤獨來成全他的白雪,還有一個是用生命去保護他的熒玉。
到最后,商鞅受刑,白雪刑場殉情,而熒玉也一夜白頭,只想死去。
嬴渠梁身為國君,心系秦國,將所有的精力都耗在國事上??墒撬牡滓灿幸幻杜霾坏玫闹焐?,墨家弟子玄奇,那個歌聲悠揚、狡狤聰慧的女子。
然而,國恥沒有洗刷之前,兒女之情,他不敢說,不敢要。
可是國恥洗刷之后,他卻一病不起,沒有時間去要。玄奇卻說:“我再也不會離開你,永遠都陪在你身邊?!?/p>
嬴渠梁只能說:“欠你的,我只能來生再還了?!?/p>
贏駟身為太子卻因為觸犯國法被流放,只身來到黑林溝,他遇見了善良美麗的黑棗。
然而,他這個朝不保夕的人自己尚且不知將要去往何方,更不敢給黑棗任何承諾。
黑棗這個烈女子,縱身一躍,葬身懸崖。既然不能與君相守,與其一生孤獨,倒不如奈何橋上等你,等下一世有緣再續。
堅韌的老秦國,既有“,大風起兮云飛揚,縱橫四海奔無疆”、“懸崖不勒馬”的英雄氣魄,也有蕩氣回腸的兒女情長。
老秦人的血液里,是剛強,也是柔情;是不息,亦是滄桑。
如同歌中所唱:
天蒼蒼,地茫茫,是誰暗夜唱秦腔?花旦跟著老生走,一半嫵媚,一半悲涼。
這何嘗不是老秦國呢?
一半嫵媚,一半悲涼。
作者其他系列:
熒玉:連夫君這輩子都由我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