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的時候,一束和煦的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落在橡木色的地板上,窗外的微風穿過整片花園吹著窗紗輕盈舞動。
起床,然后很快就做好了一頓色香味俱全的西式早餐,拍個照發在微博上,無數人點贊。早餐后,打開電腦開始給線上的小伙伴們進行主題分享,收獲滿滿崇拜。
結束后,給自己的公號寫了一篇文章。剛寫完就接到商務電話說想讓你的公號給打個廣告。談完合作之后,你和家人一起去餐廳吃了頓美美的午餐。
然后,你驅車到了一個很文藝的咖啡館,一群粉絲等著你和大家進行新書分享會。新書分享會結束后,和早就約好的朋友一起去晚餐。待到十一二點,倦意襲來,于是結束飯局回家睡覺。
這是你夢想的生活狀態么?我想許多人心里確實這么想。
于是,我們報名了許多學習課程,有時間管理,情商管理,思維導圖,PPT,英語,寫作,繪畫,健身......我們想讓自己成為萬人羨慕的牛人。
結果呢?是不是覺得自己努力的特別苦逼,但是為什么還沒有成長為大牛呢?
成長的慢?是因為你學的太多了。
你有沒有覺得時間不夠用?
你有沒有覺得聽了那么課,最后記住的沒多少?
你有沒有把資料都收藏起來,然后至今沒想起來看?
你有沒有覺得我已經學了那么多,怎么還是什么都不會?
首先,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一天只有24個小時,除去上班交通10-12個小時,吃飯雜事3-4個小時,睡覺6-7個小時,剩下的就1-5個小時了。如果時間管理做的好,省出5個小時,一天還能聽兩堂課,如果一天只省出一個小時,恐怕一節課都聽不完。
在一些群里,我經常看到一些伙伴火急火燎的趕場子,一天晚上有3場課,時間都重疊,這個聽一半去聽那個,或者這個聽直播,那個聽回放。看著那樣子,我的心情都被感染急躁了。
其次,人腦不是電腦,最厲害的功能是處理不是存儲。我們同時在密集的時間段內獲取大量信息和知識,大腦就會感覺疲憊。它不是U盤,更不是云盤。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思考而不是簡單的存儲龐雜的信息。如果只是存儲進去,而不思考和練習應用,很快就會忘記。你想想,小學學的數學公式,現在還記得幾個?
第三,信息不等于知識,知識不等于技能,技能不等于能力。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信息和知識是最容易獲得的,免費的一堆,花錢也能輕松獲得,可是技能和能力卻不是花錢就能獲得的。信息和知識通過篩選、思考,再經過大量時間的反復練習,才能成為技能和能力。
牛人牛在具備一般人不具備的技能和能力,而不是海量的信息和知識。
正確的成長姿勢是什么呢?
第一步,明確目前最想解決的問題,找到最想做好的事情。
你沒發現很多牛人都是精專一個領域么?即時在多個領域都很牛,那也是在不同階段修煉而成的。
那如何找到自己最想做好的事情呢?
找一張紙和筆,閉上眼睛暢想下3年或者5年之后你理想的生活模樣,然后寫下來,越詳細越好。
通過興趣和職業測評等工具,找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也詳細的記錄下來。
第二步,根據暢想的目標生活用倒推的方法寫出年計劃,季度計劃和月計劃。
比如我想成為一個插畫師,可以畫出具有很強故事力的插畫。那么我的目標就是會寫好故事,具有良好的繪畫表現能力。于是,我打算第一年學習繪畫,第二年學習寫作故事。
第三步,找到相對應的高質量的學習平臺和課程。
有人會問我自己搜索資料學習行不行?當然可以。但是跟著課程學習質量會更高。因為自己找資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自己花了時間也未必能找到最專業的資料,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上面已經說了,時間有限,跟著專業的人學習,能在專業領域成長更快。
第四步,高質量的完成課程所布置的作業和實踐任務。
古典老師說,聽再多的道理,不去做還是那個慫樣。著名的721法則告訴我們提高一項技能或能力,70%是靠實踐練習得來的。所以,一定不要有我聽了就會了的幻想,努力練習才是正確的態度。
第五步,如果發現這條路不適合自己,就重新開始上面的第一步,這叫試錯。
暢想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大概方向,測評只能告訴我們一種傾向,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樣,只有通過實踐去證明。在實踐中你才能發現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
是的,試錯需要花成本,但這是必經之路。不然別人試了幾條路終于找到對的往前走了很遠,你還站在十字路口想“我往哪里走呢?”,這個成本更大。
好了,上面分享的每一個道理,都是我走過的血淚坑。即使走過,有些時候也難免還是會貪多和急躁。因為這個世界一片熱鬧和繁華,一不小心就晃花了我們的雙眼。
最好的辦法是閉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心。表面是學習之路,實際是修心之路。
只有專注和精進,才能讓我們真正的快速成長。
Luna,最愛水彩和故事,會不定期分享水彩練習心得,如有同好,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