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人都聽說過,大公司招聘的時候不光只看中才華,也很看中品質(zhì)。所以會出現(xiàn)一些考驗品質(zhì)的事兒,最出名的是,有一群面試者去面試。一個一個的走進去,他們看見門口的掃帚倒了,但是沒去撫起來。最后有個普通的小伙子走進去的時候順手把它撫起來了。最后面試的結(jié)果,雖然這個小伙子的成績不算好,但是由于品質(zhì)被老板看中就錄用了。
有很多人看到了肯定會想,以后我面試或者選拔什么的時候我就注意,一遇到這樣要做好事兒的事情我就去干,這樣可以顯示我品質(zhì)好。
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其實這些公司為什么會這樣選擇的?他的目的是要選出品質(zhì)好的人。但是他只有通過這種手段能選出來(這些是他品質(zhì)好的附帶物)。但是如果你品質(zhì)不好,卻用這種手段去做出來。也許能蒙混過關(guān)一時,但是你品質(zhì)沒達到,時間一長自然就看出來了。
就像我們做數(shù)學題一樣,公式只是我們拿來運用的一個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光死記硬背是沒有什么用的,考試的題還是不會做。
老師說在工廠里生產(chǎn)零件時,老工人會教新工人一些操作技巧,有些技巧新工人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老工人會跟他說。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你這樣學就行了。也許可能是哪個零件不準確了,加了這樣一道工序可能就好一些了。這工序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以后這個新人可能就學了一些不好的手段,以后干這方面事情的時候。可能就會加入這樣一個階段,但是他并不知道,這會對他有多大的影響。
這也許就是我們必須要問為什么的原因?不然的話,我們就會陷入經(jīng)驗主義中,沒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從第一原理來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