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概念1:畫餅
老板們都喜歡給員工畫餅充饑,規劃藍圖,引爆工作激情的同時也在安撫焦慮的情緒。他們指著一張地圖對身邊的人說,好好打江山,到時候有你一份。員工想象著未來的樣子,為自己默默打氣,再堅持一段時間,就漲薪水了;再堅持下完成這個大項目就可以升職了......
徐小平老師在直播課程中講到:企業能做多大,取決于合理的股權設置,也就是利益分配。合理的設置能激發團隊成員最大的斗志,創造更高的價值。作為一位風險投資家,那種4位創始人以97% ,1%1%1%分配股權的團隊他從來不投。其實,
如何分餅,才決定了餅能做多大。
而不是先畫餅讓大家把餅做起來再均分掉。在經濟學概念中,價格是傳遞稀缺性的指標,能夠指導生產行為,并通過反饋機制對社會資源進行分配。好的分餅方式就是激發參與者的想象力。
在30多年前的土地集體所有制狀態下,土地大家一起種,糧食平均分,按人口發糧食。干活人人磨洋工,干得好或者不干活都能分那么多,人人餓的皮包骨。土地改革就是土地承包制,實際上就是對農民說,你只要向政府繳納一定的收成,剩下的全都歸你。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好,像今天大部分農民不種田大家的糧食也吃不完。
而在公司中,如果獎金分紅不能起到獎懲的作用,就沒有人愿意創造高業績,最后因為餅太小,每個人分的也就很少。有些怕員工賺錢的老板,他自己也越賺越少,入不敷出。
分餅就是建立企業文化
讓人覺得公司有希望,經營好員工所求、物質,企業年度目標,達到目標有什么好處,沒達到有什么壞處。同時明確職位上升通道,三年后企業的發展態勢如何?解決員工買房、買車的問題,五年后公司的改變能給員工什么樣的好處?如何讓員工家庭過有品質生活?分錢是分未來的錢,分未來的錢就是要經營好員工的夢想和精神世界、讓能人覺得自已在這跟些老板有希望、有奔頭,用員工的夢想去駕馭、引導員工的思想、慢慢變為大家的共同信仰。信仰的作用就是告訴你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可以做。馬云、任正非都是畫“餅”高手,任正非20多年來無時不在給員工畫餅,他們講話都極富煽動性和感染力,他真誠“忽悠”自已,從而燃燒直上上下下的奮斗的火焰,最終將一個個的“忽悠”變成了真實。
分錢就是建立合理制度
公司的制度都像一個篩漏,篩選著能適應環境的人。老板要想讓自已睡得好,設計一個賺錢與分錢的機制,讓有能力的人不想睡覺,沒有能力的人睡不著覺。小公司老板比誰掙的多,中老板比誰花的多,大老板比的是誰分的多。員工覺得自已創造了高效益,得到回報太少,就會消極懈怠給多少錢干多少錢的活。老板怕員工分多了,就一直想辦法扣來扣去。舍得分錢的制度生意才越做越大。分錢、分名、分責、分權一樣道理,換取更多有實力的人合作,格局和胸懷決定公司規模。
分錢要建立依賴
分錢不能把人分跑了。有一個很大氣的老板,生意做的裝飾工程。去年老板約定達成兩千萬目標后,團隊拿20%純利潤分紅。干勁十足的他們目標達成,最終大家都很開心。但后來他的員工集體辭職,開了家做一樣業務的公司,老板大罵這群員工沒良心。這叫不會分錢。分錢要建立團隊骨干與企業的依賴上。如鼓勵員工買輛好車提升出行效率,同時給予適當的油費補貼。不夠的話,可與公司分期支付,員工再努力慢慢還錢等等方法。還可以讓員工低市場價入股公司,成為公司的股東。
分錢是為了合力
做管理,實際上就是個“人心工程”:政治家就是要得民心,企業家就是要籠絡核心員工的心。分股權保持團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是平衡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的方式,公司的慢慢壯大不是某一個人做出來的,而是整個團隊分工協作。經營企業就是要凝聚骨干成員的心,老板能贏得多少人的心,他的事業就有多大。五五是中庸原則、四六是舍得原則、三七是利他原則,但分的是錢,目的是要大家提供合力,讓團隊成員與企業利益不斷捆幫與連接,從而把公司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