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這個曾經的PC時代的電腦霸主,如今的日子很不好過,如今為了轉型CEO楊元慶親自立下軍令狀,未來3年銷售目標800個億,完不成自己就下臺!
轉型除了痛苦也必須付出應有的代價,聯想2017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楊元慶說:一個企業轉型,如果不脫幾層皮,那不叫真轉型!對于外界質疑最近幾年聯想的財報數據,楊元慶說大家不要被短期的財報所蒙蔽,要相信聯想是一個有希望有未來的企業!
聯想這個曾經的科技領域的巨無霸,伴隨著PC到移動互聯網一路走來,為何如今變得如此“氣血不足”,且看它的發展軌跡!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聯合創辦,定位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躍居國內市場第一,2005年,聯想收購IBM的PC事業部,借助IBM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聯想電腦在全球范圍銷量急劇攀升,到了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而且成為了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
這當中必須要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被國內譽為中國企業界教父的柳傳志先生,他帶領聯想從一個只懂科技的公司蛻變成真正的集團型公司!
柳傳志是聯想的創始人,20萬元的啟動資金對于那個年代做科技的公司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所以擺在柳傳志先眼前的第一要務就是賺錢,如何把產品銷售出去!
在1988年,柳傳志一行人來到香港,當時手里只有30萬港幣,了解并拓展海外市場一切要從頭做起,可以說那時候是聯想最艱難的時刻,好在柳傳志帶領團隊硬是熬了過來!
1990年左右聯想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隨后聯想業務不斷擴張,體量不斷增大,從個人PC電腦到到筆記本、服務器、打印機等產品縱深越來越長!
智能手機從全國第一到跌出前十
2003年聯想發布自己第一款手機ET180,大家都知道其實在2010年之前國產手機一只屬于被市場和用戶"邊緣化"的位置,2010年之后隨著3G時代的到來,聯想順勢推出了樂Phone,之后憑借運營商、線下強大渠道等優勢聯想手機一度取得了國產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2014年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后,但這之后聯想智能手機業務開始持續下滑,2015年銷量1500萬部(不到2104年5000萬部的三分之一),2016年更是跌出了國產手機前十!
有人說聯想過高的預估了自己品牌綜合溢價能力和盲目多元化,很多對它的認知還是電腦的時候它已經出了一款叫做聯想的手機,而收購摩托羅拉后也許沿用其原理的名字會更好!
為轉型也為迎上風口,在7月20日,在聯想2017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CEO楊元慶說未來聯想賭上身家性命押注人工智能,包括但不限于日擁有視覺識別功能的智能音箱、混合現實智能眼鏡、可實現“刷臉”查看手機信息的虛擬智能助手、聯想智能客服機器人、智能心電衣等等。
而在線上渠道方面,聯想這次押注了劉強東的京東,東哥表示未來的時代必將是機器人的時代,京東已經在推無人機送貨業務,雙方約定3年在京東平臺銷售800億,目標分解為:PC銷售為600億,手機150億,其他產品50億!
但目前亞馬遜、谷歌、微軟、百度、華為、阿里和騰訊均在角逐人工智能,從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等等場景切入或者攔截入口!而聯想此時入局是否有點晚呢?
人工智能
而相對于聯想的連年業績不佳,早年楊元慶的年薪憑借1.18億元位列中國上市公司CEO年收入第一,業界和網友對此有大量的解讀,這里聊電商就不贅述了!
另外,聯想聯合京東,以個體名義授權出臺 芝麻小小借,微 信關 注公 眾號芝麻小小借就可以秒借30萬,甚至只要花幾十元辦個會員就可以享受無限制帶款和各種金融理財服務。
而對于三年800億目標,楊元慶說:3年內這800億目標要是實現不了,后果就是自己下臺。但我相信他不會讓我下臺!對于這個目標和決心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