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第幾次寫這樣的信了呢?并沒有刻意的去記憶過,也沒有必要記憶。
之前我又是怎么寫這樣的信?無非是醞釀一下情感,隨后情感如滔滔江水之勢無法阻擋,在感性的支配下,完成了一封又一封信。
之前又在信中寫了些什么呢?雖然已模糊不清但是大致的主題還算有印象: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回顧自己的過去、立下雄心壯志、讓父母知道自己在成長……
我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信呢?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學校層面的要求。
嘛!這次寫信的契機還是學校層面的要求,不過我想換一種寫作形式,即,用理性去完成這封信。而不是為了應付才去寫。
現在我與幾個月前的我已經不一樣了,有多大的不一樣?產生了多大影響?我也不清楚,不過,至少有一點我知道:在我的眼中,世界已經變了個樣。
我希望我現在寫的這封信能表現些許的感恩之情外(因為感恩并不能用信完全的表達),我也會分享我在前一個月的時間內的成長,希望能帶給父母一些啟發。
不要忘記“注意力”
你認為你擁有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當然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為人父母可能會說自己的孩子是最寶貴的財富,身體健康的人可能會說健康的身體是他最寶貴的財富……答案當然也是應人而異,但是往往有一個東西會被我們遺忘,就是——注意力
生活的本質就是交換。你想獲得什么東西,你就必須向生活支出點什么。這個“什么”,我認為是積累。你取得一個好成績,那是你用積累的知識去換取的;你能掙大錢,那時你用積累的能力去換取的……
為了方便我們將:想要換取的物質稱為——追求物;本就就具有的被稱為——本金。
現在看看我們再看看本金,我們會有點微妙感,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些本金都不是我們生來就具有的啊。即然生活的本質是交換,那么一定存在著某種更為接近源頭的東西。
這么一說,符合生來就具有,并能夠用來交換其他物品,這兩個條件的東西?
可能你已經想到了一個,那就是:時間。想到這里,其實已經很好了。相對而言,時間這個圈,相對我們之前想到的答案,已經很接近源頭了。但是,時間這個圈內還有一個更小的圈——那個圈的名字叫“注意力”。
不管是知識,還是掙錢的能力究其本源,都是注意力的產出物。
我為什么會提這樣的話題?我說過:我想帶給父母一些啟發。雖然大幅度的成長,以我現在的能力并無法做到,但是我能在注意力這個基礎上延展出一小部分更好的欣賞這個世界的體系。
某種程度上,微信朋友圈、QQ、一些APP的存在就是為了收割我們的注意力。其實我們多少都會有點感覺是吧!
我想告訴父母,這個世界上收割注意力的事物太多,如果你只是無意識的支出你的注意力,那么你的注意力就會被無情的收割。
所以,我希望:注意力這個概念能以一種“彈窗”的形式存在父母的腦海中。
怎么去運用我們的注意力
從現在我的角度,我的選擇是:將絕大多數的注意力放在能夠幫我成長的事上。至于我是怎么做的,到目前為止做了什么,獲得了什么,我想父母都有目共睹。
然后,我想竟可能的給一些不過于偏激的建議,讓父母能夠更好的運用好注意力。
我說了,我的絕大多數注意力都會用在成長的,雖然沒有辦法時刻的做到,但我能保證絕大多數時刻我都是這么做的。然后,我還留下了一部分注意力,這部分注意力是干嘛用的呢?
專項專用——用來陪伴家人。
雖然我和父母說過,想和我聊幾句的話,隨時都可以打給我,只要我沒在上課,我都會接上聊幾句。這部分注意力的支出是絕對值得的。所以,打給我沒事的啊!
在父母這個層面,將注意力用在什么地方?我沒法給出很好的建議。但是我知道:注意力一定不要浪費什么地方。
不要去湊熱鬧,比如:街上又人吵架、網上某位明星又出了什么八卦……這些只要不能夠給自己帶來直接影響的事,我們沒有必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浪費在這上面。
別自以為是的為別人操心,比如某個與你并不相關的人出了什么事,你就在哪瞎操心,發表什么言論,我覺得沒有什么必要。因為一這種形式傳達出來的信息,具有迅速貶值的特點。
不要再去抱怨
我說過,注意力是一個極其被我們遺忘,同時又是極其容易被我們浪費的一項財富。
而最能讓我們浪費這部分財富的情緒因素就是——抱怨了。你想當你選擇了抱怨,你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被抱怨給攬去,根本無法集中你的注意力,更別談用注意力去生產一些東西了。
不僅僅是注意力層面,而且情緒也會在你抱怨的期間大幅度波動,而且會持續好幾天。這就意味著,在這幾天的時間內,你的注意力產出是極為的低的。
現在的我已經不會去抱怨,因為我知道:抱怨,是你一生中最應該徹底戒除的習慣,因為它是最無能的表現。
為什么說“抱怨”是最無能的表現?很簡單,你有“能力”就去解決,沒有“能力”,就選擇承受。
可能說的有點偏激,但是我想傳達的觀點只有一個:“不要再去抱怨”這個彈窗只要在腦海里存在,我們看世界的角度就會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