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小姐(頭號電影院topcinema715原創,嚴禁私自轉載)
7月27日,今天是懂小姐很喜歡的一個人的生日。
陳奕迅,這個1974年出生的K歌之王,42歲了。
在很多人眼里,
他是在許冠杰、張學友之后,香港的第三個歌神。
他是時尚女王,不停買買買的徐濠縈的好老公,女兒康堤的好爸爸。
他是瘋一樣的男子,自稱“神經研究所長”。
而除了以上,我覺得他還是一個沒有被徹底開發的潛力演員。
大概很多人對演員陳奕迅的印象還停留在前不久的那部電影《華麗上班族》里。
他在片中出演一個獻身女上司張艾嘉,卻又勾搭女同事湯唯,只為利用關系在職場出人頭地的公司副總王大偉。
雖然電影本身有很多硬傷,但不可否認陳奕迅在片中展現出超越一個歌手的演技——他將一個視職場如戰場的上班族演繹得入木三分。
演員陳奕迅的影視生涯,早在20年前就已經展開。
那時,他不過是剛剛二十出頭的年紀。
1996年,在一部講訴年輕人周游世界的日劇《深夜特急》中,陳奕迅就客串了一個香港的公子哥兒。
這模樣,真的是又瘦又嫩啊。
那個年代,很多香港藝人都是影視歌三棲發展,陳奕迅因此獲得了不少出演電影的機會。
在早期,還是一副鮮肉模樣的他演過一些諸如《百分百感覺2》這樣的青春片。
這其中最有名的要算1998年羅啟銳張婉婷夫婦執導的《玻璃之城》。
當年還在好著的黎明和舒淇是男女主角
男二是初出茅廬不久的美少年吳彥祖
陳奕迅出演的是黎明身邊的同學秉正,但因為幾位主演的光芒太盛,很多人當時并未對他留下太多印象。
作為演員的陳奕迅,戲路很廣。
他是黑幫片《江湖告急》(2000年)里給黑幫老大梁家輝通風報信的臥底。
是愛情片《薰衣草》(2000年)里和陳慧琳、金城武爭風吃醋的娘GAY“Chow Chow”,并因為這部戲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是鬼片《幽靈人間》(2001年)里的發型師Peter。
是大尺度電影《金雞》(2002年)里和吳君如姐姐奔放起來讓人瞠目結舌的小鋼炮。
他也演過一些爛片,比如《靚女差館》(2001年)里的警員生啤,女主角是劉嘉玲姐姐。
(這海報的水平和內容成正比)
因為在歌唱事業上的成就過于輝煌,
作為演員的陳奕迅,這輩子可能都很難超過歌手陳奕迅。
但在我的片單里,他卻有三部最好的電影,是很多演員都無法超越的。
第一部。
關于穿越時間之愛的故事。
《每當變幻時》(2007年),豆瓣評分7.8
這是一部大背景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的港片,陳奕迅飾演市井小角色“賣魚佬”。
楊千嬅飾演出生草根的女孩阿妙,她在菜市拼搏,寫日記,心里想著不要嫁給我不會嫁給菜市佬,卻錯過了一個個男人。
賣魚佬陳奕迅一直愛著她,他們的緣分就這樣來來往往了十年。
多年后再重逢,陳奕迅還是那樣自然地對著楊千嬅問長問短,仿佛從沒離開過。
片中,陳奕迅不露痕跡地裝傻逗樂,一往情深,卻又無奈失落,最終放手。
演活了一個在時光的流逝中,深愛卻不能得的男人,對角色把握的分寸感十足。
電影中最觸動人心的那一幕是,
新舊世紀交替,陳奕迅孤單地躺在天臺上,對著電話那頭“請查清楚再撥”的系統提示音說:
明晚千禧年,我在天臺等你。
有多少姑娘曾經忽略錯過了身邊這樣一往情深的男人?
(MISS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里還有長發飄飄的黃渤
以及當年還未走紅的馮紹峰
第二部。
關于超越生命之愛的故事。
《常在我心》 (2001年),豆瓣評分7.6
也許是因為唱過很多情歌,對歌曲情緒領悟力一流的陳奕迅對深情男人這樣角色的演繹最是到位。
比如這部《常在我心》,他飾演一個鼓勵患病富家女君兒(阿SA飾)的男子小段,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產生了感情。
但他卻突然離開了君兒。
后來,他發了一條訊息給君兒:
有時候兩個人感覺很好,也不一定要當做愛情,做好朋友一樣可以,勉強開始,搭錯了線,將來大家都會不開心。你要多休息,調養好自己,會有好多人疼你,喜歡你,你應該慢慢挑選一個真正愛你的人,開開心心跟他在一起,你房間的墻上,應該貼滿你和他的合照。
看似像為分手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然而,事情的真相卻是他得了重病,選擇逃避,不愿讓自己愛的人承受痛苦。
影片的最后讓人落淚:
葬禮上,小段的哥哥給大家說起爬山的故事。
他說小段希望留給大家的不是他墜落懸崖的樣子,而是永遠笑的樣子。
于是,請求大家不要哭,要笑。
第三部。
這是懂小姐我最愛的一部。
《十二夜》(2000年),豆瓣評分7.9
這部電影可謂港片中的一部愛情神作,可惜知道的人并不算多。
男主角陳奕迅,女主角張柏芝,男配角鄭中基、謝霆鋒。
這部電影還留下了張柏芝和謝霆鋒永遠20歲的樣子。
故事以女主角Jeannie的視角切入,描述了都市男女從相遇到相戀,又相愛相殺,再到分離,再進入下一段相遇的感情歷程。
陳奕迅是張柏芝在朋友聚會上遇到的朋友的男友,在便利店里,陳奕迅目睹她和男友鄭中基分手,之后,兩人展開了一段新戀情。
這段戀情從如膠似漆逐漸變成了一方厭倦,再到兩人感情轉淡。
最終,張柏芝徹底離開陳奕迅,獨自一人游蕩在繁華的街頭。
然而,卻又邂逅了另外一個陌生男子謝霆鋒。
新的循環,又將開始……
當年顏值狀態巔峰的陳奕迅,將一個男人喜新厭舊,若即若離,但又不甘心的狀態,演繹得入木三分。
電影中有不少大段大段的旁白,其中,張柏芝和陳奕迅分手后,有一段成為經典:
我去了那個你曾讀書的城市。
我去了每個你會去的地方,經過每個你離開的商店門口,甚至還輕聲跟那兒的風打探你的消息。
我心底的哀傷漸漸的淡了,化開了。
途中還遇見一個陌生人,他拍了張照片送給我。
回到香港收到陌生朋友寄來的照片,他在后面寫到:給我哀傷的朋友。
接到個電話,直覺是你,卻沒有聲音。
放下電話,我的心也終于放下。
Eason,生日快樂。
再唱多好歌,演多好片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