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應該做一個一個不知深淺的美滿理想者,還是做一個知世深邃的痛苦小兒。
我想了想,比起前者還是希望是后者吧。
可能對我而言,不知其深也就看不到世界之廣。同樣,在知深知廣后,單純的悲觀也已經無法促成我的絕望。
這些年,我已經很少絕望了。
只有在不知世事的時候容易把自己的困局延展成絕望。后來嗅過凜冽,就知道只要掙扎過,就不會輕易墜入盡頭。
很遺憾的是,普通人總想活得更像個機器。
想用一套程式來解所有思想上的困惑,用一個慣用公式解決所有需要反復調整解決的問題。
這可能才是,現在的我看來,人會陷入卡殼的低谷的原因。
在某個瞬間,想起很多懷著憂傷豪飲的夜晚,才想起那時候想做的,真的是聽憑感性去驅動自己做一個勇敢的瘋子來獲得生活的“觸感”——而這種欲望,恰是因為年少輕狂。
遂明白,身為成人,才會有某種“自省”常駐——而且這種東西一點也不冰冷。
它從沒要求你變成一臺無聊的機器,只是讓你不要在自怨自艾傷春悲秋的情緒里消耗太多能量——你吧,留著的清醒,是要閱遍深邃而后懂得反襯出來的頭頂的那片星空,能璀璨到什么地步。
祝愿你能像那星辰大海,懷抱美妙無垠的未知與可能性。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