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之路2018-04-05練就融會貫通的能力

體系化的知識是更高級的知識。碎片化,則和知識完全沒有關系。

知識如何體系化?在知識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學習的時候先不想目的,甚至根本不想有目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不斷有這樣的幸福感:原來那個東西可以這樣用!聽起來有點象《混亂》里面的爬山理論,來個隨意的震動,產生新的驚喜。這種時候,驚喜肯定是驚喜,但意外卻不是真的意外,而是必然。

李笑來說,學習的理由是:誰知道它在什么時候會有什么用處呢?一句話里三個疑問詞,換個人說,你會不會想打他?而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是,在面對“誰知道它在什么時候會有什么用處呢”的情況時,干脆放棄了不學了。

融會貫通,其實就是兩個貌似原本不可能產生聯系的節點之間產生了“意外的聯系”,而這個聯系足夠重要,足夠有用,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

融會貫通的前提是:可產生聯系的節點數量足夠多。有足夠多的節點時,連接數是按照組合數增加的,即連接數=節點數*(節點數-1)/2。換句話說,只有廣博的人才有融會貫通的機會和能力。何帆在總結“通識七觀”的時候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當融會貫通出現時,知識體系化便形成了。

所謂“融會貫通”,本質上是在那些“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之間建立“清晰、準確、必要的關聯”的過程,就是讓我們變聰明、讓操作系統升級的過程。

例子:“自信”這個概念應該是和“未來”聯系,而不是和現在,更不是和過去。

例子2:“串聯”、“并聯”跟“成長”的連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