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原因,我前前后后到過幾個非洲國家,并且在和去過其它一些非洲國家的人交談中得知:大部分非洲國家的信息傳播途徑不發達,普通民眾的信息獲取還是主要來自傳統的紙質媒介—報紙和書籍。但讓情況更糟糕的是,由于教育發展程度低,導致人們的閱讀力和理解力水平也不高;另外,由于這里的書賣的很貴(一般一本書可占普通民眾一個月的工資比例為5%左右,有的國家更高,可達10%以上),嚴重的阻礙了人們開展學校教育后的一個很重要的個人提升活動—自學。
人們都說德國的強大與整個國民熱愛閱讀分不開,我是親身感受過一次。前幾個月,遇一個德國女孩,高中畢業,十八歲,在做間隔年旅行,我們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物價。因為那陣子這里的貨幣貶值厲害,我查了些資料,了解到了“巨無霸指數”這個概念(用以衡量兩種貨幣的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讓我沒想到的是,我正準備給她講這個“巨無霸指數”時,她卻說之前在書上看過了。當時我想到了奧美曾給天下文化做了個【我害怕閱讀的人】的文案,像是給好友寫信般的緩緩道出了閱讀的力量,讓人長久的屏住呼吸。那一刻,我真有點害怕眼前的這個女孩,可能十八歲的我還在看故事會吧。
從2001年開始,聯合國就致力于消除“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但是到今天,很明顯的是這個鴻溝依然存在,而且隨著信息傳播途徑的不斷豐富,這個鴻溝可能還在擴大。而反過來看自己,我每天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以至于我要有選擇的去看我認為有營養的信息,對我來說,信息完全是過剩狀態。在這種背景下,我想說:閱讀,真是一種無比珍貴的權利。
不過讓人感到敬佩的是,一些偉大的公司正在努力通過科技來豐富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其中就有Facebook。他們發起過一個#連接世界#的活動,號召政府和民眾一起努力讓更多的人能連接上因特網,從而可以獲得更多信息以機會自我提升或拓寬就業渠道。但是,由于這個項目牽涉面太廣,且還有一些技術難題未能完全解決,所以暫時還沒普及開來。但是有人愿意不斷努力,這就像播下了一顆種子,只要后續有人持續不斷的澆水呵護,就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如果有一天非洲國家的人們也能隨時隨地獲取信息,那么我相信人類的整體文明必將前進一大步。至少,這為人們帶來了提升自我能力的機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Facebook發起#連接世界#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