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當代藝術,聽到最多的聲音大概就是質疑了,因為它不容易看懂而被質疑與排斥,這樣看好像當代藝術仿佛是一個高冷的存在,其實這和大家沒有接受完整的藝術教育有莫大的關系,難道這意味著藝術就要和大家擦肩而過嗎?不會的,當你懂了這幾點,你就可以自信從容的去美術館去看展了。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看展覽其實是個絕好的約會方式,通過對藝術文化各種問題的討論,與男神女神不經意間就進行了精神層面的溝通,從而就能看出ta是不是一個有包容心態的人,一個愿意了解未知東西的人。
話不多說,接下來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如何來看展。
首先,“怎樣去欣賞” 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關于“how"的問題,在這里推薦一本介紹藝術類的科普書籍《認識藝術》,里面就給出了答案。
其實很簡單,如果條件許可的話親眼去看它,在作品前多停留一點時間,用眼睛去看,捕捉細節,設法有意識去看;
比如當代最知名的攝影師之一,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 (Andreas Gursky)的這張巨幅攝影作品《Montparnasse》,乍看之下很平常,只是一座體量很大的建筑。
但當你走近時,看看發生了什么,這是一張可以放大到許多倍的照片,像素非常之高,以至于你可以看到這棟大樓里的每個房間的細節。是不是開始變得有趣了?
這幅作品在微觀與宏觀的轉換中帶來了一種強烈視覺的體驗,如果只停留兩秒中,那這些細節很可能就會被錯過。
更有心的做法是去問問題,挖掘聯想意義,將更多體驗帶進這次相逢;
這里我用很喜歡的一位藝術家,菲利克斯?岡薩雷茲-托里斯(Felix Gonzalez-Torres)做個例子,他的一件作品是堆鋪在地上的糖果,觀眾不但可以去觸摸而且還可以撿走它們
如果你問到藝術家這么做的意圖,答案往往會打動你。
這位古巴裔的美國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傳體的,他因為艾滋早逝于90年代,他的摯愛先他而去,也死于艾滋,于是藝術家此后的創作主題便是死亡與艾滋,借此紀念自己的同性愛人和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反映當時的社會問題。
托里斯用這些糖果來象征自己死去愛人的身體,無論展覽時造型怎么變化,它們的重量卻永遠不變,永遠都是他逝去愛人的體重。
至于他想帶給觀眾什么,則可以由我們自己體會,你可以理解為是在分享他們往日甜蜜的愛情,也可以看作是疾病在慢慢蠶食他愛人的身體,這些經過思考得到的感受與共鳴都是你自己對這幅作品的體驗,也是你與它的這次相逢得到的收獲。
運用自己的經驗知識拷問自己的感覺;
作為女性,我對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莫拉維奇(Marina Abramovi?)的這個作品有很強烈的共鳴
在她的《節奏0》的作品中,瑪麗娜站在一張桌子前,向觀眾奉獻自己的身體,觀眾可以對她的身體做任何他們喜歡做的事。在表演期間所發生的一切后果,由藝術家本人負責。
墻上寫著:“桌上有72件東西供你在我身上隨意使用,我是對象?!弊郎系臇|西包括一把槍,一顆子彈,一把鋸子,一把斧子,一把叉子,一把梳子,一根鞭子,口紅,香水,油漆,小刀,火柴,羽毛,玫瑰,蠟燭,水鏈條,釘子,針線,剪刀,蜂蜜,葡萄,塑料,硫磺和橄欖油等。
開始,觀眾只是小心翼翼地進行一些試探,逐漸地,傷害開始升級。表演持續到六小時的時候,她所有的衣服都被剪碎,她被切割,涂畫,沖洗,化妝,加冕,甚至被上膛的槍頂住腦袋。
后來阿莫拉維奇自己回憶,直到有觀眾拿著槍指著她時,她才覺得深深的恐懼,因為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在沒有道德的束縛下,人性之惡就這么被釋放了出來。發展到這里,這場表演最終被她的朋友以及一些好心的觀眾強行中止。
如評論所說,這個作品是陰險的,很象一個預謀,一次成功的逗引。不同之處在于,瑪麗娜并知道這場預謀會導向什么結局。她把自己的身體當畫布,準備的東西是畫具,她邀請公眾當畫師,結果公眾畫出來的作品是暴力和凌辱,人們顯示出自己的惡毒,自私,冷酷。
這個作品顯示出來的惡令人害怕,一群人對一個人肆意的攻擊,而不用承擔責任,這讓人聯想到很多事件,其實離自身的生活并不遠,同時因為身為女性的共同點,我對她的感受深有同感,回想到社會上一些對女性安全有威脅的事件,就更覺得對這個作品有共鳴。
現代/當代藝術并不是再現一個事物,它是展現,是藝術家原創的觀點,不再是簡單的復制。它發生在現在,與我們共存在同一個時代,它展現的事物是真實的發生在你我周圍的,它往往會提供另一種看世界和社會的視角。
換句話說,真正的當代藝術家是社會的前瞻者和觀察員,能帶給我們一些未曾注意到的思想,所以希望更多的朋友能關注當代藝術,了解它,當代藝術的本意本不是想遠離我們,相反它始終都在關注著這個世界。
怎么樣,現在是不是覺得當代藝術沒有那么晦澀難懂了呢,給自己一個機會去了解它,相信你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