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無知
? ? ? ?最近通過這個方式學習到了一個新名詞——理性無知。包括兩種狀態,消極被動的“無知”和積極主動的“無知”。我覺得放在此時來談簡直太合適不過了。
? ? ? ? 真正意義上的理性的無知應該表現為積極主動的“無知”。提問者在尚未觸及到求知困難之前,就主動選擇不行為。也就是說,被提問者主動放棄對“知”的訴求,抱著僥幸心理,“滿足”于“無知”的現狀。 ? (via.pain365日)
? ? ? ? ?今天在看pain的公眾號的時候,學到的一個新詞——理性無知 。
? ? ? ? 說實話,看到這篇文章感觸挺深,是這幾年來自己的經歷中感觸最深的一點。為何這么說?從小學到高中,每天的生活就是,到食堂吃吃飯,到小賣部買買零食,進了教室就是上課寫題,單純又簡單,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上了大學,要一個人獨立了,至少你是一個成年人,你要學會自己面對很多事情,要自己處理,會有很多是你沒遇過得,你得學會獨立思考,你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 ? ? ? 小孩和大人的區別在哪?小孩子餓了難受了就會哭,看到一個人會問“媽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不懂得東西會求助大人。所有情緒的發泄是他們的表達,所有的為什么是好奇心在驅使他們了解這個世界,但因為他們的年齡,經歷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小孩的世界里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壞人。 但是作為一個人成年人,你有經歷,你知道除了黑白,其實這個世界是存在很多灰色地帶的。你明白大部分的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沒有人會同情你,最后你還是得擦干眼淚硬著頭皮解決問題。你會發現長大了沒有人有義務去無償的教授你什么,然而又有太多你從未了解的事情,常常把‘為什么’掛在嘴邊只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不會思考的伸手黨。
? ? ? ? ?理性無知,即可以無知,但是要主動積極的去有所作為,而不是置之不管,要有求知欲,一個對未知好奇并主動探索的人是一個會不斷進步的人。世界之大,信息更新之快,人之精力時間有限,倘若有機會捕獲一些你未觸及的領域和知識,何不主動抓住機會去擴大自己的見識。這也是學習能力的體現,一個充滿求知欲并主動性強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好。 所以理性無知,強調于你該積極消除無知,付諸行動,旨在你的能動性。
反脆弱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 ? ? ? ? ? ? ? ? ? ? ? ? ? 將錯誤轉化為啟示,將欲望轉變為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將恐懼轉化為謹慎,將痛苦轉化為信息
? ? ? ? ? 看了膩膩的視頻,是介紹一本書“反脆弱性”,聽起來就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書。她只對部分內容做了介紹,這本書大概的意思也可以從標題中看出來"殺不死我,只會讓我變得更強!"
? ? ? ? 膩膩首先介紹了一個名詞, 黑天鵝概率事件—即小概率事件,但是其一旦發生,會對之后的事情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比如日本核電站事件。
? ? ? ? 然后她舉了兩個例子,其一,大家熟知的抗生素類藥物。在抗生素剛進入人類視野的時候,都認為其是一種很完美的治療藥物,然而人體本身即存在大量的細菌群體,存在有害菌群也存在有益菌群,如果大量濫用抗生素藥物,殺害有害菌群的同時,有益菌群也被消滅,即人體的平衡就會被打破,人體自我保護機制減弱,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更重要的是,倘若該殺死的有害菌群沒有被消滅干凈, 其會變得頑固,產生抗藥性,下一次治療就需要加大劑量才能起到作用,這就是反脆弱性。 ? ? ? ? ? ?
? ? ? ? ?其二,大多數認為公務員是一份穩定的職業,但是這種穩定也只是相對的,倘若遇到金融風暴,國家政府裁員,即這種穩定性就會消失。然而如果是一個出租司機,即使他每天的收益并不確定,可能受工作日和天氣的影響,但是他平均下來的收益不一定是不可觀的,他每天都存在于一種不穩定中,所以他的自己我調節能力較強。
? ? ? ? 所謂的反脆弱性,即是在不確定中獲益。我猜人也是一樣吧,記得一個學姐說過的話,既然折騰不死,就往死里折騰。生活處處是挑戰,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如果有一天遭遇了挫折,我們就要發揮我們的反脆弱性,從不得意中總結和反省,每一次失敗都應該是一種成長,而不應該成為我們頹廢的理由,我們應該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