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肯定聽過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差不多可以跟校訓并列的偉大存在。
在我上學那會,幾乎每個班級都有這句話,就在教室的黑板的上面,用紅色的大字寫著,格外的醒目,作用主要是勉勵學生們好好學習。
有沒有起到勉勵的作用我不知道,但至少成功的把每個人都洗腦了一遍,后來還發(fā)展出了英文版,叫做“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這一叫就是二十多年,但是說來慚愧,雖然說了這么多年,但我卻從未真正明白過學習這回事。
什么叫做學習?怎樣才能好好學習?學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最近讀到一本書才解開了心中的迷惑。
這本書就是成甲的新書《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說起成甲很多人都不認識,但是得到音頻節(jié)目里有個成甲說書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這兩者是同一個人。
我聽了很多他的音頻,感覺解讀的挺好的,于是這本書出了沒多久就買回來了,買回來之后上豆瓣一看,評分還挺高,有9.0分。(現(xiàn)在是8.9分)。看完了之后,覺的確實是一本好書,解開了很多我以前求而不解的問題。
我們知道一個領域往往有道,術,器三個層次,一本書也是這樣,有的屬于道的層次,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的技巧層面的,比如秋葉大叔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也有器方面的書籍,比如思維導圖,番茄鐘這樣的書籍。但我很少見過,一本書兼有道術器三個層面,而且對于這三個層面不是簡單的淺談,而是自成體系的娓娓道來。
所以接下來幾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這本書。
今天先來聊聊學習,我們先從學習的目的說起。
1.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呢?
百度對學習的定義是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獲取知識和技能。
這個答案在大部分的時候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但我總感覺還是有點抽象,沒有解決本質問題。人們總說知識改變命運,可是依舊有很多人讀過很多書,知道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如果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知識,那知識的意義又在哪里呢?說的有點繞,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鳎拖窈芏嗳丝戳撕芏鄷瑓s什么也沒有記住,什么輸出也沒有,什么行為也沒有改變,那么,看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好好學習》一書認為:“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我認為這個才是對學習目的的最好解釋,說的有點功利,但是我喜歡。
一切不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學習都是耍流氓。
為什么要花這么多時間來說學習的目的和學習的本質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任何領域的術,器都是以道為基本核心展開的,只有明白了道才不會跑偏。其二是因為,我們一旦對目標有了一個清晰明確的定義之后,我們就可以很方便的評估它。這很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做計劃的時候,我們要借用smart將目標進行細化的原因。
2.學習要學哪些東西呢?
最近幾年知識內容遍地開花,各種訓練營,分享,教程層出不窮,而且文案都寫的很好,學了就可以掙多少錢,學了就可以成為高手,而且很多教程和訓練營看上去都是必要的,比如辦公軟件的學習,比如如何快速閱讀,比如手繪,比如英語,時間管理,知識管理……。
那么,哪些知識是我們真的應該學的,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先學呢?有哪些學習經(jīng)驗可以通用呢?
《好好學習》一書中將知識管理的認識分為三個維度:
1.數(shù)據(jù)管理的維度。在這個維度上,我們談論的基本以數(shù)據(jù)層面的技巧為主,比如如何找PPT模板,如何搜索文件。
2.信息管理的維度。在這個維度上,我們主要討論如何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識,比如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自己設計PPT,如何做思維導圖訓練,如何運用知識有效的解決問題。
3.底層規(guī)律的維度。在這維度上,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具體的方法和技巧,更關心自己的認知深度:我們必須在大量的具體知識沉淀的基礎上,形成更宏觀和抽象的理解,形成一個普世的價值觀或者規(guī)律。
學習難度從上到下依次遞增,對于個人能力的提升也是從上到下依次增強,一個探尋到底層規(guī)律的人跟一個數(shù)據(jù)管理維度的人看似中間只差了一個級別,但是能力卻是天差地北,就像一句話說的,人跟人的差別大于人跟一只豬的差別。
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要盡量的探尋事物底層的規(guī)律,提高自己的認知深度,因為這才是區(qū)別普通人和大神之間的根本區(qū)別。作者把這種底層規(guī)律維度的知識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臨界知識。
為什么叫做臨界知識?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度呢?我們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