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韓江所著的《素食者》,其實講的不是素食者,而是反抗者。
2024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后我第一時間閱讀完,用時兩天。剛讀完時,有點意猶未盡,說不出的感覺,因為結尾主人公英慧經過一番掙扎后還是走向死亡,這么壓抑的生活,她終于解脫了。讀后不禁留給讀者在思考:是誰讓英慧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答案是我們都是她死亡的參與者——強者,自以為是者,施暴者。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每個人都要自省,我們就是殺死“英慧們”的人。
這篇文章總體幽靜,主人公話不多,只有重復的幾句“我不吃肉” ,但是有些場面卻很粗暴,血腥,也有點壓抑,建議在陽光明媚時閱讀,因為秋季本身就容易會誘發抑郁癥。
文章中的主人公英慧因為不吃肉的事實,她的丈夫常常鄙視她,他通過各種手段把這件事傳達給每個家中的人,此后家族人員中沒有一人同意她不吃肉的想法,一致認為她有病,接著英慧被輪番鄙視打壓,甚至家人聯合起來強迫她,硬往她嘴里塞肉,他們認為“你不吃肉,最后你就被別人吃掉。”
英慧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穿內衣,讓一些男人在看不慣的同時,腦子里已經胡思亂想了,進而偷窺她。他的姐夫是一位藝術工作者,以畫各種花為名。他聽說小姨子英慧有顆痣時,誘騙英慧并在那顆胎記上畫畫。
在小說第二部分叫胎記,她姐夫有一次竟然在英慧已經有些神志不清時,邀請他的后輩G和英慧完成了隱晦的人體畫,并在做畫完成后對英慧實施了強暴。此時的英慧已經有些虛弱了,她姐姐在看到了錄像帶后和丈夫離婚了,在妹妹死后她覺得自己也走在妹妹的老路上。
第三部分是“樹火”,主人公英慧前期不吃肉,后來什么也不吃了,被家人送到醫院治療。精神科里“人才濟濟”,每個人都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他們行為異常,和大夫的對話,讓人滴笑皆非。本人認為醫院精神科這部分寫的異常真實,讓人覺得我們讀者也是置身其中,再深度想一想,好像我們也就是精神病人,因為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自己想法強加給別人,被我們強加想法的人,他們被強迫接受,最終也成了精神病人,即使不接受也被逼成了瘋子。
英慧在精神科的走廊盡頭常常倒立著,瘦弱的她想象自己是一棵樹,一頭扎進泥土里,想靜靜地生長,不受別人干擾。
英惠在醫院最終死去,她的死因可能與她長期受到的家庭暴力以及心理壓抑有關。她的死象征著一種解脫,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反抗和逃離。姐姐仁惠則選擇了生不如死地撫養孩子,最終也走向了自殺,她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和無望,最終的選擇也是對自己困頓一生的終結。
她們最終選擇了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不僅僅是對個人,對弱者悲劇的描述,也是對“強迫者”的一種批判,更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警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