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時候,年的味道是甜的。每天都掐算著日歷,看看距離過年還有多長時間,隨著時間的流失,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帶著美好的回憶涌上心頭。可是,一切似乎又是很久遠的事情了,此時再沒有曾經的期盼與渴望,沒有了欣喜與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早已失去了對年的熱情,只留下一份對兒時的感懷和深深的眷戀。
? ? ? ? 記得,每到過年時家里總是熱熱鬧鬧的,大人們提前半個月開始為過年而忙碌著,買年貨、炸麻花、包餃子、寫春聯等等許多要準備的東西。每次陪家人購買年貨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到處好奇的張望,看著一張張溢滿幸福的笑臉,自己也不自覺的跟著傻樂,每當遇到心儀的物件時,撒嬌著硬拉著大人的手不肯走,非得買下才肯罷休,當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大人們講究過年不可動氣!不然,放到平時一定少不了一頓抽。
? ? ?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年的氣氛也越發濃郁,我們掃去了一年的灰塵,就像掃去了過往的煩惱與憂愁,以潔凈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從屋內到院外,都能感受到濃濃年味兒。一張張大紅福字,預示著福到來,一張張福娃的掛畫象征著新年的喜慶,一幅幅對聯和各種各樣的爆竹,無不透著年的吉祥。院子里,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紅彤彤的溫暖著每一個人。 ? ? ?
? ? ? ? 除夕的夜晚,春晚結束后,在大人的帶領下,圍在院子里放鞭炮。看著那些綻放五顏六色絢爛的色彩,照亮了天空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我們幸福快樂的容顏。在歡笑伴著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我們渴望著,向往著。然而,那種欣喜與期待,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終究成了今天的回憶。回首兒時的新年,不禁令人心里頭略過淡淡的苦澀,淡淡的哀思。
? ? ? ? 長大后,年的味道是什么?工作后,很少的回家,很少的團聚,有時間就拿起手機或聊天、或游戲、或搶紅包,也許真的是年味兒淡了,人們之間的感情也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變得只剩下一通電話、一個表情、一段文字甚至一個彈幕,我們到底經歷了什么?讓我們變得如此淡然與冷漠,圍坐在餐桌旁的人們面對山珍海味除了該有的客套外就只剩下朋友圈里的幸福,更甚者就連新年的餃子都變成了速凍的。我已然忘卻了年的味道,我們不再為了明天能穿新衣服而難以入眠,不再為燃放爆竹而興奮,不再為收到壓歲錢而開心,就連電視里都不斷宣傳著拿起手機搖一搖就有機會搶到大紅包。在這樣的時代里,我們強烈的依賴于虛擬社交,任何知識和消息都變的迅捷而廉價,以前,有了新鮮事兒一定要好好的對大家聲情并茂的講一講,而現在卻是一鍵群發的小視頻讓大家看一看。這樣的變化,到底使我們丟棄了什么?很值得深思。
? ? ? ?年后好多人都在說,自己好像過了一個假年!是啊,我們也都意識到了年味兒的變化,只是現在的物質太豐富了,以至于過去新年的那些期盼都顯得太過平常,缺乏吸引力了。如今城市不能再承受漫天的煙火氣味,年也從歡天喜地的日子變成了心驚膽戰的平常日子。當各種平臺的紅包直接秒殺了春節晚會時,年的味道就變得越來越淡了。現在突然好像明白了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含義, 年讓我們的靈魂有了歸處,可是我們的情感卻無處可歸,這也許就是我們長大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年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