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手工的人有兩種:一是力求成品做到像商店里買的一樣完美漂亮,極端的甚至不能忍受丁點兒瑕疵,錯一點都要改到滿意為止;二是享受過程,不介意或者欣賞手工的質感,樂于成品是讓人一眼看出是“handmade”的獨特風格。
我一向把自己歸類為后者,去跳蚤市場買東西專挑手工比較粗的,自己做的時候也比較隨(luan)心(lai),就是為了擁有那種獨一無二的手作感覺。
所以當這個包包做好的時候,雖然效果不錯,手工痕跡很小,但是帶出門怎么沒人贊呢?直到某日上網無意看到,才發現原因:
OMG!包包怎么和它們撞臉了?!
頓時把自己笨哭……
本來黑色百搭,在黑白灰工作套裝里就是保護色。布質挺括,是因為后面自帶襯棉。加上我本來就喜歡這種壓線的感覺,只是圖個方便,可以省事而已,買的時候居然沒有看穿它仿皮的野心。銀色花邊是之前做手環剩下的,用來陪襯框框的色調挺適合,就用上了。沒想到,最后會是這個效果。“悲催”乘N次方,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吧。
痛定思過,這次最失敗的地方是選錯了布,其它部分在我手工史上算是做得挺認真的。如果閣下選布的眼光比我好(一定的!)不妨看看下面的過程圖,給個意見,也不枉費我做的時候花時間停下拍照跟合成過程圖片。小心臟里藏著虛榮,還望各位親贊一個哈。
1)裁剪
一般買材料包的話都有帶裁剪圖,我是一時興起想做口金包,于是請教了手工群里幾個高手和參考了一些教程,大致的原理就是這樣子。
口金包的形狀很多樣化,網上很多款式可以參考。我比較懶選了個基礎款,活該。
2)縫里外兩層口袋
這里縫的是口金框以外的部分,里外兩個大小形狀一樣就可以了。底部抓角和網上裁剪圖里左右兩邊挖凹槽的效果是一樣的,我覺得抓角裁起來比較方便,你可以隨意。
3)縫內袋
其實這一步在縫起底布袋子之前做更容易,線也應該用白的,也算是一個凸顯出手作痕跡的部分吧。
這是比較專業的縫內袋做法,如果想簡單點的話,可以參考我之前《六條線縫出內袋》。
4)手縫包身,鑲入口金框
這部分最花功夫也最好玩,注意包包兩邊對齊就是了,不然會扯歪。看到基本形狀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開心噠。
5)裝包包袋子
唯一能體現出特色的部分,也只有這里了。因為這款口金框上沒有裝挽手的小圈,于是想出了這個在兩面側邊縫包帶的辦法。
帶子其實是兩條花邊縫起來的,選了比較配襯銀色金屬框的花邊加在帶點厚度的黑色花邊上。紐扣和口金扣呼應得不錯,雖然老公巨不喜歡那兩顆大大的圓黑扣子,我覺得自己的眼光比他好呢,哈哈哈。
包包的容量可以放得下我出門必備的手機、錢包和鑰匙,大小剛好。因為帶子比較細,背起來不會滑肩。
在這個顏值比內容重要的年代,外觀是我的第一要求,實用其次,手工其三。
我很膚淺,希望出門就用自己的作品無聲告訴別人“我愛手工”(如果不怕痛的話一定會把這個紋在額頭上)。接受這次的教訓,下次一定要選對布!要選對布!要選對布!(重要的事情說五十次也不嫌多)
Update:出門終于等到兩個贊了!一個是老公他姐,一個是隔壁地產公司的老板娘。偷笑一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