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板:機構篇丨“雙減”政策下的教育現狀(一)

01雙減下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的現狀

多年以來,中小學教育圍繞升學考試科目,大量增加學生的上課、作業、考試和校外學科培訓時間,導致學生單一的考試升學負擔日益沉重,中小學生負擔太重成為了義務教育最突出問題之一。并且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約20萬,而中國 K12 階段的教培機構超過 49 萬家是全國大中小學校總數的兩倍多。其中大部分為小微企業,這些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實施“超前學習”“超標學習”,讓教育的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為了讓教育不再畸形發展,自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各地深入開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雙減”政策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管理水平和課后服務水平,目的是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為學生課后時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希望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意見指出后,在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廣州市、成都市、鄭州市、長治市、威海市、南通市為全國試點,其他省份至少選擇1個地市開展試點,隨機各省市的政策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排查也相繼展開,浙江實施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審查,開展未成年人網課平臺整治工作、山西下發整改停辦通知、遼寧強調秋季開學后全面推開課后服務等。

“雙減”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的同時,對該政策主要針對的K12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打擊。“雙減”政策明確五方面舉措,一是堅持從嚴審批機構,二是嚴禁資本化運作,三是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四是嚴控學科類培訓機構開班時間,五是學科類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

主營K12教育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夜之間,資本加速銳減。首當其沖且最直觀的是教育股的全線斷崖式暴跌:好未來跌70.76%,報6美元/股;高途跌63.26%,報3.52美元/股;新東方跌54.22%,報2.93美元/股。無憂英語、有道、瑞思學科英語等個股,跌幅也均超40%。教育三巨頭好未來、高途和新東方三家市值累計蒸發超11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300億。

同時受到重創的中國90%以上的小微學科類培訓機構因不具備成熟完整的運營管理體系和一直存在著各種負面問題:退費困難、宣傳誤導、培訓質量、合同糾紛等影響,使其完全無法適應新一輪市場發展,紛紛倒閉下線

同時據統計:周末兩天不補課,教培行業業務萎縮比例在30%-40%。寒暑假不上課,業務萎縮比例要提到70%-80%,2021年雙減政策預計會影響教培行業80%的業務量。因此,教培行業從花團錦簇直接進入寒冬階段,預計2021年學科類教育培訓市場將整體下滑。那么,教培行業將何去何從?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高途教育等大型教育機構組成的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迅速響應號召、加快轉型。

02雙減下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的方向

以新東方推出的五大布局,好未來祭出的八大嘗試為代表。“雙減”落地40天后,新東方增加素質教育培訓以及校外托管、成立素質教育成長中心;8月5日,北京新東方素質成長中心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官宣上線六個大模塊內容,涵蓋編程、機器人、美術、口才、書法、國際象棋、國學等多門課程并轉型體育中考課程。

對于頭部機構說,大象轉身并不容易。根據最新一季財報,好未來 90% 以上的營收來自中小學教育培訓業務,基本都在限制范圍內,業務影響估計會在70%以上,所以轉型并不容易,但又不可逆轉。好未來立馬轉型開展兒童成長中心,推出五大素質教育產品,同時今年6月將旗下“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隨后于8月11日推出戲劇、美育、益智、口才、讀物五大素質教育產品。并相繼推出 “學而思航天主題”素質類課程、進軍考研、語培、留學,推出成人教育品牌“輕舟”、增加面向家長的教育咨詢服務、轉型書法等。因此,轉戰素質教育將成為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第一戰場。

“雙減”后兩大教培巨頭為什么首先轉素質教育市場?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于1973年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從這個模型里可以看出我們的素質教育如何在“素質教育冰山模型”中,包括技能、知識和行為范式(或習慣)在內的“顯性素質” ,只是顯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 而包括思考模式(或思維)和在信念系統(或心態)里的信念、價值、規條在內的“潛性素質” 才是冰山主體。

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近年來,政策層面也出現較明顯的素質教育鼓勵傾向。2015-2019年,我國素質教育市場規模從2642億元增長到528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9%。2020年疫情對素質教育短期內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我國素質教育的需求將持續存在,在學科教育強監管、素質教育獲大力支持的背景下,素質教育需求和供給有望迎來新增長。尤其是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后,提到的各地試點內容包括:“適當引進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參與服務” ,學科類教培迎來嚴厲監管,眾多K12教培機構紛紛布局素質教育賽道,資本也大量涌入素質教育行業,市場迎來飛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素質教育賽道共披露融資事337起,融資金額約284億元。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白皮書》數據,2020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240.5億元,預計2021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將達55.8%,市場規模將達5050 億元。屬于素質教育的時代已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