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9eedb368-6797-4886-b7cf-79c0a3180b72.jpg)
萬維鋼老師因為去年美國總統選舉風波中的一些微博的反應,特地在一篇文章給我們做了“對事不對人”的精確闡述和精英性。
有的人想贏得爭論,有的人想贏,他們不是同一波人。
在公共場合與他人討論政治性問題時,老師告訴我們:
把一個具體的人駁倒,沒有多大價值,也沒有什么樂趣。
最適合討論公共議題的地方,就是遙遠的公共場合。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把研究升職加薪的時間用來研究美國政治,與把時間浪費在明星八卦上沒有本質區別。
對于公共議題之爭,我們應該做到不急眼。
我們常在網上看到,兩個人明明只是談論與自身利益風牛馬不相及的公共話題,說著說著就涉及到人生攻擊了,這就是“急jī眼”
萬維鋼老師在微博上討論希拉里和特朗普時兩派人的談論竟是令人驚奇的和諧,當然這是因為美國政治與我們太遠,那么……
我們能不能談任何事情都做到“對事不對人”?
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高級的要求,涉及到了精英的領域。
- 政客的本領:貌似處處表現個人感情,實則根本不帶個人感情。
- 場上不共戴天,場下稱兄道弟。
不過,如果是你競爭的話,你會“急眼”嘛?
所謂"精英",特別值得學習的一點就是,他們都知道現代人是復雜的,而且能容忍人的復雜
- 要能夠看到一個人的很多面,關注這個人最有價值的一面。
- 非黑即白是不理智的;上場辯友,下場隊友;白天對立,晚上喝酒;該合作合作才是精英的做法。
收獲:
- 對個人來說,升職加薪重于美國政治。
- 對事不對人,克制不理性的急眼
- 容忍一個人的復雜性,關注最有價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