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朋友和我聊天說,初一的女兒又和同學生氣了,那個同學總是取笑她的穿著。朋友無奈地說,教育孩子好多次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行了,可是也沒用。
? ? ? ? 小寶也在新學年一開始遇到了人生新問題。來了一個新的班主任,最看重他的、原來的班主任輪崗去了低年級。新學期“新氣象”,各位家長、各個孩子也都“十八般武藝”躁動起來。在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這段時間,小寶開始迷茫、懷疑、動蕩了,學習熱情明顯下降,各方面的積極性也不如從前了。
? ? ? ? 孩子從八九歲,開始關心別人是如何看待他們的,關心別人是否覺得他是個好孩子。這種思維方式容易將“什么是好事”和“什么是別人的期待”相混淆。孩子在小學時,更渴望取悅父母,然后慢慢地開始變得更渴望取悅同齡人。與同齡人交往越來越多,受同齡人影響也越來越多,是青少年發(fā)展的正常和不可避免的部分。
? ? ? ?孩童時期學習來的道德標準是誠實、合作、自尊、自愛、慷慨、善良......慢慢長大,遇到的與孩童時期所學習的道德標準所不同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比如欺騙、蔑視、激進、冒險、勢利......如果青少年沒有發(fā)展好自己內(nèi)在的力量感和安全感,就很容易在成長過程受到道德標準不同所帶來的沖擊,引起內(nèi)心的混亂和抵抗,從而產(chǎn)生壓力。
? ? ? ?作為父母,在孩子的這個階段遇到孩子面臨成長困難,需要幫助鼓勵并幫助孩子,指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具體的指導原則是:
? ? ? 發(fā)展積極的自我形象。青少年對自己感覺越好,越不會屈服于同伴壓力,越不會迫切地需要得到同伴的認可。父母要做的是支持青少年不穩(wěn)定的自我形象。
? ? ? 表揚青少年的努力和成就。不管孩子看起來多么獨立,他仍然需要父母的愛和鼓勵。注意表達,不要使用羞辱、批評、比較、詆毀等溝通絆腳石。
? ? ?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鼓勵青少年參加感興趣或擅長的活動。會讓青少年對自己感覺良好,從而產(chǎn)生內(nèi)心的力量感。
? ? ? 讓青少年承擔真正的責任。自我導向的責任是寫作業(yè)、整理自己的房間等等自己的事;他人導向的責任是監(jiān)督弟妹、幫忙做飯、照顧寵物等,讓青少年覺得自己是家庭團隊中有用且重要的成員。當然,也不必局限于家庭,還可以做社區(qū)工作,都能給青少年帶來更大的成就感。
? ? ? 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可以利用晚餐時間展開家庭討論,可以對孩子說,“我不會因為大多數(shù)人做什么就認為某件事時對的。”“如果人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更喜歡你。如果他們看到你為了討好每一個人而卑躬屈膝,他們就不會尊重你。”“你會怎么想?”“如果是匿名投票,你會怎么決定?”孩子獨立思考能力越強,就越不會對外界聲音所干擾。
? ? ? ?鼓勵青少年發(fā)展支持性的友誼。如果青少年有支持性的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好朋友,也不太可能被人群所左右。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一個喜歡你這個人的人,當你遇到問題時他會理解和幫助你,當周圍的人取笑你和為難你時,他會支持你。真正的朋友不會根據(jù)你穿什么衣服來評判你,不會讓你去做那些會傷害你自己的事,也不會在情況變得艱難的時候拋棄你。
? ? ? ?孩子在遇到成長困難時,需要的是父母的愛、信任、尊重和支持。互勉。